娱乐吧
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浅谈如何推动城市报纸的文化报道

时间:2017-05-13

文化报道一直以来都以一种柔和雅致的身段和大隐于市的姿态出现在纸媒上。然而,文化报道之于社会进步的推动和精神价值的彰显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对于一份城市报纸而言,文化报道不仅仅是读者获取文化资讯的主要方式之一,更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城市文化的重任。笔者尝试从脉络、符号、本土意识、捕捉风向四个层面,探讨如何从本土文化资源出发,做好城市文化报道的一些思考。

梳理城市文化脉络——打造特色

文化在城市的发展沿革中所留下的宝贵资源不外乎时间和空间两种。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地缘文化脉络,都是这个城市不可复制的文化积累,也是城市的文化DNA,如果能细心加以梳理,并有效地挖掘、整合再利用,它们便能为文化报道提供滋养的土壤和灵感的源泉。笔者曾撰写过一篇文化专题报道《七月·张苍水墓》,正是通过记述坐落于西子湖畔的张苍水墓的几经变迁,以及故人的英勇事迹,来缅怀这位铁血将军的英雄气节和诗人情怀。其间将文化地标的风貌、前人的故事和后人的情愫,通过一篇笔触柔和的文化报道,浑然天成地融合在了一起。

除此之外,如果能利用好这些本土的文化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既有价值,又能让读者喜闻乐见的特色报道,将有更为深远的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有如下两个要点,第一,用怀古之情存证历史;第二,用通今之思解码当下。杭州日报《西湖副刊》的专栏《城纪》,可以说很好地践行了以上这两点。所谓的“怀古之情”,重在一个“情”字。我们在追寻文化脉络、叙述历史的时候,所要达到的是一种与历史文化的共鸣。在回溯过去时,尊重史实的真实性固然重要,但更需要着重去把握的是人们对于过往岁月中情感上的倚靠和留恋。所以在《城纪》中许多对于过去的描写都着重在情境、印象、场景等等,这些内容就像一把钥匙,能开启时光穿梭之门,将读者迅速带回到过去的时空中,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再说“通今之思”,这更是文化类特色报道行文的落点之处。城市的文化脉络,如同一处宝藏,我们可以从中去汲取所需的营养,然而所获得的灵感与素材则必须通过记者编辑的手,架起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对过往的信息进行新的解码和编码,让当下的读者能读懂其中的意涵。

紧扣城市文化符号——突围而出

文化报道虽然不是地方性报纸的主打版面,但依然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成为令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都市快报等地方性报纸的文化报道,目前依然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主要的原因就是独家新闻多,并且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那么所谓的“独特风格”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强化城市的具象文化符号。符号特征具有代表性和辨识度,而城市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鲜明的文化符号逐渐突显出来。

我们对于文化符号的关注,主要在于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符号的代表性。就杭州而言,就有许多被大家所公认的文化符号,例如西湖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景致、佛学、国学、水墨、篆刻等等,例如中国美院不论在现代艺术还是古典艺术上的独特地位,例如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在戏曲领域的不断创新等等。这些文化符号很自然地打上了杭州的烙印,对读者观感的触动也是非常直接,所以与之相关的内容必然是需要不断去强化的。例如笔者曾经采写的报道《包豪斯来了》,关注了杭州市政府授牌中国美术学院成立“包豪斯研究院”这一重大文化事项,从“包豪斯”的风格特点到它如何来到杭州的来龙去脉都做了详细的报道。其间的重点在于,此项目是由杭州市政府引进,由中国美院参与推动和操作的,它对于杭州整个文创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美院这个属于杭州的文化符号,与国际化的文化符号“包豪斯”在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一种交流、激荡和碰撞,这些内容无疑是文化报道首要需要关注的。

其次是要有意识的去关注文化符号的延展性。我们在关注文化符号的时候,也不能单纯注重于文化符号本身,而更应该将符号作为一把钥匙,去探索和解读更多的文化事件和文化事项。纵向可以追本溯源,横向可以触类旁通,这也正是文化的包容性和交融性所在。

最后需要说到的是关注文化符号的活跃性。近年来,随着杭州文创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杭州在文化方面的很多优势项目开始了商业化运作,于是很多鲜明的城市文化符号被充分地激活,并带着更多的城市烙印被输出到海内外。我们的文化报道更应该紧跟这一发展变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我们的城市文化,同时也增加本土民众对于城市文化的价值感和自豪感。

强化文化本土意识——主动出击

作为一份地方性报纸,文化报道必须能体现地方的文化韵味,报道的内容要与所在地区的文化特点相符合,报道方式也要符合所在地区读者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以上的几点,则需要我们的文化报道更积极、更主动地出击。笔者认为,主要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强化现有的文化标识,二是搜索挖掘文化新芽。

强化本土文化标识,又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本土读者的阅读和表达习惯。从迎合读者的阅读表达习惯来说,我们在采写文化报道的时候,无论是标题的设计还是行文语言,都要有意识的去运用一些本地人常用的习惯用语、俗语、典故等等。笔者在撰写报道时,就会经常将所见所闻、史实资料、人物独白、花絮杂议等内容,随着读者的阅读思路,看似随性的、片段式的穿插在报道中,力求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在轻松随意中,读得兴致盎然,这在潜移默化中,就是一种对文化习惯的标识。第二,要说到的就是散落在市井间的文化遗存和文化风貌。杭州有许多背街小巷、老墙门,还有那些即将失传的民间工艺等等,这些遗落于市井间的文化宝藏,需要我们带着强烈的本土意识,去挽救和发掘。记者要学会用一种俯身探访的姿态,去关注和发现这些珍贵的资源。

当然,搜索和发现更多的、新的本土文化萌芽,更是城市文化报道的一份责任。虽然报纸所在地区的很多基层文化人,还不具有非常出色的文化成就,但他们却有着非常独到的贡献,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培育。还有一些是属于文化领域里小有成就,但是尚未被很多人关心和发现的,如果能将他们都搜索、挖掘出来,则又是一件为本地文化添砖加瓦、增光添彩的事。杭州日报文化新闻的“文艺红人榜”就一直在进行着这方面的努力,例如《陈建国:爱做“文化梦”的生意人》、《非遗传人叶国珍玩命烧官窑》等专题报道,一方面让我们认识了那些平时并不为人所知的文化亲历者,一方面也通过他们向大众展示了许多曾经被大家忽略的文化珠玑。

拓展报道广度深度——捕捉风向

文化是有“风向”的。随着各大文化门类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密,城市人群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文化的先锋性和潮流性也愈来愈突显出来。作为采编人员,要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的文化需求,要了解和分析某一文化现象背后的读者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的律动,捕捉文化的风向,做一个文化的“听风者”,才能在文化报道中“占尽先机”。

那么深度和广度到底要如何体现呢?笔者认为,第一,要发掘文化事项背后的关联性,第二要探寻文化潮流发展的趋势。笔者曾经专访台湾“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以《在杭州,“云门”舞者呵出的每一口气都绿色的》为题撰写了专访报道。然而记者并没有把全部的视角都锁定在“云门舞集”和林怀民的身上,而是更多地去发现他们和杭州之间那种仿佛“旧曾谙”的渊源。整篇报道看似一个人物专访,却在其间将深度和广度都做了充分的挖掘,立意和角度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作者单位:杭州日报文体副刊中心)

来源:新闻实践

  • 上一篇:“家政服务”移动线上发展 为行业提供新动力
  • 下一篇:2013汽车经销商广州车展高峰论坛盛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