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10月1日重新开放

时间:2019-09-21

黛青色、砖红色砖块交相铺设的清水墙墙面,典雅的石库门头,一落黑瓦透出掩盖不住的端庄……

成都北路893弄3号、5号、7号,这三个看似寻常不过的石库门门洞,恰是上海四大“红色之源”之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所在地。

经过近半年闭门修缮,这两天,这个陈列馆已完成最后布展及调试,将于10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1921年8月1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此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起点,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摇篮。2018年,陈列馆保护性修缮及布展提升工程启动,并于今年3月开始施工。

据负责陈列馆修缮及运维的静安区文物史料馆馆长朱润介绍,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是上海范围内惟一一个与中共一大会址同龄的旧址纪念馆,它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足迹,此次修缮工程重点突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段历史,增补了珍贵史料,尤其是实物,成为迎接建党百年的重要工程。

一点一滴重温初心

据介绍,此次修缮工程不仅包括成都北路893弄1-7号,还扩容至隔壁的9号、11号,新增了两间石库门,并按照和谐统一的模式,原汁原味保留原有石库门建筑格局。

要修旧如故,对于这栋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来说,需要的远不止是耐心。陈列馆负责人徐煜在为记者导览时,一处处仔细地指认,从屋外的清水墙到屋内的木楼梯,一砖一瓦一盏灯,都保留着上世纪20年代上海石库门建筑的历史风貌,为的是“更好地在城市中心赓续红色文脉,传承红色基因”。

站在石库门建筑的入口处,过往的修缮中采用了水泥砂浆粉刷做成假清水墙面,风化较为严重,此次修缮,专门一点点刨去“脱粉”,改用专用砖石修复料进行复原。

走进石库门建筑内部,透过顶上的天井玻璃,二楼墙上镂空的山花尽收眼底。据介绍,此次特别更换了透明玻璃增加采光,扩容视线。而墙上的山花、二楼特色木花饰也历经修缮,恢复初始的优雅。楼梯则依旧尊崇石库门原有结构,楼梯台阶采用向内倾斜的设计。而原晒台栏杆采用钢筋混凝土宝瓶状设计,锈胀损坏严重,此次修复时选择混凝土专用砂浆复原。

还原“墙板上的历史”

结合建筑细节修缮,此次展陈内容及功能都有提升。特别是增添了翔实的史料和实物,真实展现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产业工会,开展罢工斗争,出版工人刊物,举办工人学校,发起全国劳动大会,开展劳动立法运动,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的光辉历程。

此次布展特别邀请权威机构专家多次指导。同时,向沪上众多单位征集史料,并走访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五个分部所在地――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的28家纪念馆。共征集相关史料近千件,从中甄选出152项珍贵史料作为新增展项。陈列馆还通过珍贵历史视频展现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发祥地的历史背景,记录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比如,与上海音像资料馆合作的五部纪录片中,不乏首次公布的珍贵历史镜头,包括上海总工会成立影像,以及邓中夏、邓恩铭等革命先驱的影像等。

展出实物中有一件镇馆之宝――《共产党》月刊全集原件。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的重要文献,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该刊在全国秘密发行,总共只发行过六期,馆内藏有全六期实物。

新技术丰富观展体验维度

为最好还原历史,凸显原址属性,此次布展还原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开会地点、李启汉卧室兼办公室、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劳动周刊》编辑部等多处场景,长短不一的长条凳、暖水瓶、茶壶都带来了年代穿越感。

此次布展还聚焦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周边业态环境和交通路线,从历史、人文、地理等多角度剖析当年的选址原因,并通过新颖的动态地图和视频手段清晰呈现。

“螺丝跳”场景展现也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螺丝跳”是早期码头工人在船舱内借助悬空跳板盘旋搬运货物方法的通俗称谓,因其危险性又被工人们叫作“要命跳”。陈列馆运用微缩模型和动画视频方式,首次再现当年码头工人“螺丝跳”的场景,反映中国早期工人阶级所处的恶劣工作条件、所遭受的残酷剥削压榨。

陈列馆内还启用了虚拟展厅,运用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现代技术,让观众直观感受当年码头工人面对“过山跳”的严峻考验,浸入式体验工人运动场景,阅读当时出版的工人刊物,走进当年的工人补习学校,从而更真切地感受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之初的那一段峥嵘岁月。

相关链接

凝练十个历史第一

此次修缮和史料挖掘,进一步凝练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具有典型性意义的“十个第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总机关;组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上海英美烟草厂工人罢工;创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工会组织――上海英美烟草工会;创办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份工人刊物――《劳动周刊》;领衔发起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推动形成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发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劳动立法运动;从这里走出第一位因为领导工人运动而入狱的中共党员――李启汉;第一次建立领导工人运动的分支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五大分部和天津支部;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家工人补习学校――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

  • 上一篇:“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99场活动走进中国商飞
  • 下一篇:“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护进博”消防安全专项行动推进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