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产能过剩”风险再升级,新兴产业问题同样突出

时间:2013-06-21

“顽疾”——产能过剩的存在一直困扰着很多与之“沾边”的企业,而且无论这些企业是归属于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产业。

虽然自2004年开始,国家就将抑制产能过剩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但近年来一个个曾经拥有无限风光,如今落得悄然落幕企业的现实却在提醒人们:产能过剩不仅存在,而且有加重趋势。

今年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产能过剩、欧债危机、美欧“双反”等连续打击下,世界级光伏巨头无锡尚德以“破产”宣告走到生命尽头。除尚德外,国内另一光伏巨头江西赛维似乎也因同样原因陷入生存绝境。

就在光伏产业接连传来坏消息的同时,同样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电行业也暴露出包括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怎么了?下一个“尚德”又是谁?

值得关注的是,在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尚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各地的投资冲动,新兴行业的产能过剩几乎与传统产业一样突出。随之而来的是,新老产业的产能过剩隐患形成的信贷风险非同寻常。

蔓延:产能过剩+新兴产业

今年3月,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裁定:对尚德实施破产重整。

破产重整让尚德的巨额债务得以曝光,据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的信息显示,529家债权人申报的债务总额高达近174亿元。相关人士则表示,在申报总额中,银行债权金额超过70亿元。毫无疑问,银行将成为尚德破产案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破产重组则不仅意味着存在“破茧重生”的可能,还可以合法削债;而对于银行来说,则要承担因削债带来的信贷投入损失。

某商业银行明确表示,已经把尚德的贷款全部降级为不良贷款。而对于不良贷款,商业银行的通常做法是起诉、查封和拍卖。在大多数情况下,拍卖所得并不足以弥补银行损失。

尚德的崛起和衰落,显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与之相伴的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短期过快扩张以及风险集聚问题。而在地方政府的热情推动下,众多新兴行业亦可能存在脱离市场需求的风险。

对于新兴产业目前的状况,有专家向记者表示,我国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即便与“高新”挂钩,实际上也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产业发展还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对于如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在经历了“台风来了猪也会飞”轻松赚钱时期后,突然陷入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滑、小微企业濒临倒闭的境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成长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成长过程,特别是萌芽幼稚期会遭遇融资难的问题。而银行的金融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数据显示,银行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日益增大。据监管部门提供的资料称,2012年前三季度,国家开发银行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新增新兴产业贷款1317亿元。截至2012年9月末,6家银行的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9385亿元。

新兴产业所暴露出的风险显然会对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风险:扩张老路+新融资方式

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2013年的工作重点。各机构也围绕这一重点作出工作部署。

金融监管部门日前就对大型银行提出警示,要求特别关注与经济周期变化密切相关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具体包括房地产、工程机械、钢铁、风电设备、光伏等九大行业。

从被点名的九大行业来看,传统重化工行业占据相当比重,考虑到重化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的事实,因此在外部经济遇冷情况下,产能过剩也更为突出。有专家表示,随着经济的下行趋势,部分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或将被进一步放大。另外,“船大难掉头”的自身现实又将为其产能过剩的解决增加难度。

  • 上一篇:房地产泡沫远比想象的要严重
  • 下一篇:2012/13榨季食糖供大于求,后市难言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