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国内中药企业遇农残疑云,GAP规范面临考验

时间:2017-05-10

近日,有机构发布报告称,国内中药企业所用中药材存在违禁农药残留问题。

对此,胡庆余堂新闻发言人陈炜表示:“在企业生产环节,不可能出现添加农药的行为。如果说种植过程中有一些残留的话,在制作过程当中,最起码能够保证不会增加。”

不过此次被爆出的农药残留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根据报告,检出的甲拌磷、甲胺磷、克百威、氟虫腈、涕灭威、灭线磷六种农药均为农业部明令禁止在中草药上使用的农药品种,甲胺磷更是完全禁止使用。

2002年6月5日,农业部发出禁令,禁止甲胺磷等19种高毒农药用于蔬菜、果树、茶叶和中草药材上。2009年农业部再次重申禁令,并将甲胺磷直接列为明令禁止的农药,即不得用于任何作物。

既然十多年前就命令禁止使用,为何至今还能在市场上买到这些高毒农药?有业内人士介绍,这些高毒农药在园林上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因此没法限制中草药种植户购买和使用。农户对虫害防治没有经验和技术时,只能寻求这种高毒农药,达到更好的杀虫效果。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明确界定了各类农药残留的标准。但这些指标和欧盟等发达国家规定的相比相差悬殊,仅在检测项目上,欧盟设置了583项,而国内只有58项。各项的数值上,国外也比国内严格很多,这也正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屡遭农残壁垒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涉案产品特安呐的三七种植基地为国家认证的GAP基地,被爆出高毒农药残留着实令人费解。

GAP是良好农业规范的缩写,对农药使用在内的中药材生产各个环节有着近乎苛刻的规范。同药品GMP规范一样,GAP在中药质量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般企业的药材可能是从农户手里收来的,缺乏监管情有可原。但GAP基地的所有农药应该是生产企业负责提供的,特安呐等企业如果也出现问题,那就说不过去了。”有知情人士表示。

国家药监总局至今共批准了21批、99个GAP认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如同仁堂在浙江淳安的山茱萸基地、山西陵川的党参基地,云南白药在云南文山的三七基地等。GAP体系被认为是从源头保证中药质量的重要的手段,胡庆余堂等更多的企业只是“按照GAP标准”组织种植,并未获得国家认证。

GAP基地管理严格,产品成本较高,因此其产出的中草药大多数为企业自用,生产高品质的中药或饮片。国内目前只有少部分药材来自于GAP基地。如山药,全国GAP基地的产量只有几百吨,而总需求量却为1万吨。

有人分析指出,特安呐被查出有农残超标问题的原因有二,可能是机构抽检的三七产品并非产自GAP基地;也可能是GAP基地疏于管理,造成农药滥用。(王卓铭)

来源:中国贸易报

  • 上一篇:4月利润降九成,钢铁业“寒冬”远未结束
  • 下一篇:成本上涨产能过剩,机械工业今年仍难言大幅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