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国产智能手机增量不增收,全球20%份额利润率仅有10%

时间:2017-05-09

国产智能手机已成功抢占了全球品牌手机1/5的销售份额,然而利润率仅仅在10%左右,其余的高额利润皆为三星、苹果等大品牌公司占据

国产智能手机缘何“增量不增收”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每五台智能机就有一台是中国厂商卖出的——随着一度昂贵的联网设备在新兴市场变得普及,国内智能手机制造商正借势崛起,成功抢占了全球品牌手机1/5的销售份额。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出货量仍远低于全球最大两家手机厂商——三星和苹果,但中国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正在迅速上升,第三季度,华为、联想、酷派、中兴、小米等国内手机厂商的全球市场份额已达到了20%。而在国内市场,这些国产智能手机厂商更是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

然而,市场份额上的优势,却并没有给国内手机厂商利润带来更多起色。数据还显示,国产品牌手机由于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其利润率仅仅在10%左右,其余的高额利润皆为三星、苹果等大品牌公司占据,这也使得国产品牌手机处在了“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境地。

“低廉”“山寨”印象,利润空间有限

“因为价廉物美,通常都是售价低于200美元的低端机型,中兴、华为等国内品牌手机在亚非拉等欠发达地区很有市场,但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就很有限。”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产手机厂商的产品已经在国内市场份额上取得了优势,当务之急是国内手机急需在打造高端品牌上作文章,以便未来提高利润并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事实上,国内手机厂商对此早有“觉悟”,在依靠廉价机型占领市场的同时,也不忘向高端市场发力,谋求增加产品利润率,尤其是进入2013年以来,国产手机厂商集体扎堆冲击高端市场。

今年9月底,联想宣布面向全球市场推出高端智能手机子品牌Lenovo VIBE,旗下的首款新品VIBE-X也同时亮相。此前中兴推出了类似的高端子品牌Nubia,华为与酷派则分别力推Ascend子品牌系列和大观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旗舰机型 P6 选择在英国伦敦发布,这款手机以一体化机身和比 iphone5 更薄的机身,赢得了业界和消费者的好评。而国产手机厂商酷派也在 9 月份发布旗舰机型大观4的同时,推出了国内首款智能手表 Coolpad ,成为首先涉足可穿戴设备的国产手机厂商。

记者了解到,依靠与运营商的合作,通过定制手机,特别是千元定制机迅速抢占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目前国产智能手机几乎占据国内80%的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国内厂商当然希望通过打造高端子品牌来树立自身新形象,摆脱长久以来在公众意识中的“低端”、“低价”的印象,提升自身的利润空间。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苹果与三星公司获得了全球手机业逾90%以上的利润。以一款5寸屏的智能机为例,在硬件配置基本一样的情况下,三星手机的售价可以达到4000元以上,而国产机却只能卖到2500元左右。

而反观国内手机厂商,由于在手机屏幕、芯片等核心部件方面的技术和工艺依然有所欠缺,导致国产品牌手机的发展一直受制于人。虽然部分国产厂商在手机硬件做工、操控体验、外观设计和质量上不断提升和进步,但由于在品牌的塑造和维护上“功课不足”,导致国产品牌手机不仅占据高端市场“吃力”,更给不少用户留下了“低廉”、“山寨”等印象,利润空间也相对有限。

伴随4G到来,机遇和挑战并存

新浪科技最近发起的调查显示,外观设计一般、系统易用性差、售后服务不佳、品牌知名度低、高端机型较少都是国产手机面临的问题。

“尤其是国产智能机主打‘价格战’,这虽然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抢占市场,但利润相对微薄,并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艾瑞通信专家麦浩超指出,目前3G时代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整个产业已经相当成熟,这使竞争从最开始的以创新高溢价导致的高利润增长,向当前大规模和低利润的方式转化。

以三星、苹果为例,在过去的第三季度,三星以中低价位为首的“国民智能手机”成为该三季度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一直专著于走高端路线的苹果公司今年以来也推出了自己的首款廉价版手机——iPhone5C,抢夺市场份额。

“伴随着4G的到来,必然引发终端市场的新一轮争夺战,对国产手机厂商而言,同样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酷派手机品牌负责人认为,国内终端厂商的市场大多集中于低端市场,产品利润较低,如何进一步拓宽营收渠道,提升产品利润水平,是很多国内终端厂商所面临的一大困境。“4G时代,提前布局的专利研发、良好的供应链与产业配套、一直保持的性价比优势,是能否抢占市场、增加利润的关键。”

“目前很多国内手机厂商还把竞争放在硬件上,未来手机应用软件才是竞争的主战场。”有互联网终端企业高层指出,智能终端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使得智能终端硬件部分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弱,在这样的背景下,扩展原有的生态体系,将焦点向软件侧迁移,“比如像苹果、三星等大企业,都在致力于引入开发者在其应用商店中开发应用程序,塑造其核心品牌优势,以便赢得更多的利润空间,这值得很多中小型终端厂商参考。”(本报记者 徐潇)

来源:工人日报

  • 上一篇:儿童用品贸易壁垒全面升级,国内相关企业亟须关注
  • 下一篇:总面积已超4000万平米,国内家居卖场面积50%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