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市场占有率稳步攀升 华为手机逐步向“强大”迈进

时间:2018-11-09

近日,华为停止社招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不过其官方回应称该传闻为不实报道,并称如今的华为是一家拥有18万名员工、服务170多个国家与地区客户的全球化公司,未来将持续开放吸纳人才。在辟谣的同时,华为公司规模之大也得到了彰显,且其或将不断壮大的"野心"也使众人为之称叹。

提及国产手机品牌,华为俨然成为了大多数人们心目中最"强大"的品牌,这不仅仅体现在企业规模的愈发壮大,华为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也在稳步攀升。根据调研机构赛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华为(包含子品牌荣耀)的销量达到了3073万部,市场份额高达28.6%,位居第一名。而回顾华为的"前世今生"可以发现,这一"老牌"厂商则似乎正在进行从"大"到"强"的蜕变。

"中华酷联"时代的"幸存者"

中兴、联想、酷派仍依赖运营商的模式使他们错失了发展节点。

五六年前,当国产手机迎来辉煌期之时,以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四家品牌形成的"中华酷联"格局可谓十分鼎盛。有数据显示,巅峰时期,该四家厂商占据的国内手机市场份额曾达75%。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仅有华为成为了"幸存者",仍旧坚守在行业的第一梯队,其他几家厂商已纷纷落伍。

对此,通信行业观察人士项立刚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相对受限的定制机不再是市场热点,但当时的中兴、联想、酷派却并未及时跟上市场动态,仍旧依赖运营商的模式使其错失了发展节点。

而在这个阶段,唯有华为意识到了运营商渠道趋于颓势,并开启了变革模式。那时的华为推出了Ascend系列"发力"品牌建设,同时开始坚持搭载自家麒麟处理器,尽管此时的技术还未完善。随着品牌建设与渠道开拓等多方面的发展,2014年华为主打按压式指纹、长续航的Mate7一经推出便名声大噪。

"双品牌"战略做大市场

对于华为来说,其子品牌荣耀的建立不但成为了"阻击"小米的利器,"双品牌"的运营也为其现在的"江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酷联"格局之所以被颠覆免不了新锐品牌的冲击,而华为的敏锐"嗅觉"则使其再次跟上了潮流,且进一步拓宽了市场。

以横空出世的小米为例,饥饿营销、高性价比以及线上渠道的综合发力,使其快速进入了大众视野。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小米的出货量达1870万台,占市场份额的6.35%,届时超越了中兴。

就在互联网手机品牌站上了"风口"之时,传统厂商也纷纷"效法"开始做起了互联网品牌。对于华为来说,其子品牌荣耀的建立不但成为了"阻击"小米的利器,"双品牌"的运营也为其现在的"江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2014年推出的全球第一款平行仿生双镜头手机荣耀6Plus,到业内首款采用光质感玻璃材料的荣耀8,再到搭载领先的人工智能AI技术的荣耀V10……可以看到,荣耀的策略不只是利用互联网思维获取用户,同时创新与品质的跟进也在不断"讨好"着目标市场。调研机构赛诺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三季度我国互联网手机市场销量中,荣耀以1362万台的销量与200亿的销售额位居市场首位,而小米则以1261万台的销量与184亿的销售额位居其后,"双寡头"局面已然形成,二者的成绩遥遥领先于第三名。

有业内人士对中国商报记者称,荣耀的发展为华为打开的是更广阔的市场,更多用户开始接触并接纳华为手机。华为定位高端与商务人群,荣耀则更受年轻人的青睐,再加之Nova系列主打线下市场,华为手机整体的前瞻性和发展眼光囊括了所有市场,做到了线上线下"一把抓"。"双品牌"的策略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市场并发展不同类型的手机产品。

逐步向"强大"迈进

在国产手机越做越"大"的同时,华为作为"领头羊"已开始向做"强"品牌进发。

一方面,华为在"做量"的同时看到了利润水平与国际厂商间的差距,以苹果为例,尽管其现在持续的"微创新"风格被人诟病,但根据财务数据来看,利润的攀升使其一直稳坐手机利润"霸主"的位子上。

据悉,目前华为正在向高端市场持续"发力"。在近期的伦敦发布会上,华为Mate20系列旗舰手机的定价便进一步上扬,其中保时捷版本顶配定价则达到了16760元,远远超过了苹果新机价格。这则被业内看作为了华为冲击高端市场以谋得更高利润的探索表现;同时,华为的云服务、HilLink智能家居生态等都在进入扩张阶段,新的利润点也在逐渐显现。

另一方面,手机厂商的"强大"也更多体现在技术储备与研发能力上。众所周知,美国的一纸禁令曾令中兴一蹶不振,但华为始终在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从难堪大任的K3V2到搭载NPU的麒麟970,其最大的投入便在海思麒麟芯片上,这也成为了其优于其他国产厂商的长处所在。

就华为去年的年报来看,其在2017年的研发费用达897亿元,同比增长17.4%,近十年投入研发费用超过3940亿元。截至2017年底,华为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4307件,累计申请中国专利64091件,累计申请外国专利48758件。同时,华为方面还曾表示,未来十年将以每年超过100亿美元的规模持续加大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换言之,在未来的5G时代亦或是AI潮流中,华为的"底气"不容小觑。

如今的手机圈中,国际厂商的地位已大不如前,华为不论从历史积淀还是现有市场表现,多方面因素都在逐步获得国人的认可。从国产机的领军地位再到真正撼动国际市场,华为从"做大"到"做强"还需有一段路要走。(记者 吕途)

转自:中国商报

  • 上一篇:创维:创造彩电发展奇迹 变革推动行业升级
  • 下一篇:中国中车:创“五本模式”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