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三大建设支撑“沈阳制造”转型升级

时间:2017-05-13

产业规模不断做大,企业创新、盈利能力却亟待提高;企业队伍迅速扩张,员工衣食住行问题却日益凸显。针对这些现实“症结”,沈阳市以铁西区为突破口,以大企业总部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生活服务区“三大建设”为着力点,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 “沈阳制造”由生产性向服务性跨越。

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10年来,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以铁西区为旗帜和龙头,沈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铁西区已聚集工业企业1700余户,产业工人超过24万人,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297户,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6家;44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51个产品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12年,铁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6亿元,综合实力在全省和东北各区县中名列前茅。

为在国际制造业回归热潮的大形势中抢得先机,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市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产业发展路径:以铁西区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借力“三大建设”,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增强“沈阳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铁西区将应用产城融合、数字化管理等发展理念和模式,在位于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内、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的滨水生态新城集中力量推进“三大建设”:通过金融、研发、设计、信息、物流、会展、中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集聚,建设大企业总部基地,加快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水平;通过建设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产业金融、数据处理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集成化、成套化发展;通过实施生活服务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企业员工各种生活需求,吸引各类人才加速汇聚。

目前,随着沈阳三环、四环快速路的改造建设以及浑河、细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铁西滨河生态新城正呈现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景观风貌,面积8平方公里的滨河生态新城起步区已于今年启动建设。据悉,沈阳机床、沈鼓、北方重工、东药、沈化等一批企业现已完成了在新城建设企业总部的设计方案,香港东方银座、广大信基集团等企业的地区总部也将陆续进驻。(记者张艾阳 金晓玲报道)

来源:辽宁日报

  • 上一篇:福建对接林业项目总投资额近十亿元
  • 下一篇:四层驱动,广元林产业释放“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