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万元拉菲逃税达3000元?海关重拳掀关税风暴

时间:2017-05-13

岁末年初,关税风暴迫使进口葡萄酒商继去年中后再次遭遇调查门。国内几大进口葡萄酒运营商均传被海关调查并补交重税。进口葡萄酒关税征缴不规范,偷逃进口关税转化成利润这一公开的行业潜规则面临重整。行内分析人士认为,近年国内进口葡萄酒销售井喷,和进口葡萄酒关税的漏洞不无关系:低价葡萄酒借偷逃关税实现价格“裸奔”,和国产葡萄酒抢夺国内大众市场;而拉菲、拉图之类的进口高价葡萄酒则以巨大的关税取巧空间降低入门门槛。

“前年年中的关税风暴,国内进口葡萄酒最大的贸易商A SC精品葡萄酒遭遇重创,行业传闻其被罚25万美元之余,还令公司元气大伤,去年底不得不将控股权售予日本最大的酒商三得利。”国内葡萄酒资深观察员吴峥化名向本报记者称,进口葡萄酒目前在中国市场份额不到10%,国产葡萄酒仍占强势,关税风暴将一定程度上改写进口葡萄酒的低价、“裸价”冲击产业的局面,对国内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低报关税不法进口商敛财惊人

“虽然正规葡萄酒进口商绝大多数从海关正规渠道进来,但是报低入货价格,以偷逃进口关税,这已是行内公开的秘密。”吴峥称,行业流通市场中,进口代理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环节中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是从关税成本中挤压出来的。“目前内地葡萄酒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等综合税收高达48%,这虽然不是进口葡萄酒不敌国产葡萄酒的唯一原因,但却是重要原因之一。”广东某大型进口葡萄酒经销商吴进化名称。

2007年初,香港特区葡萄酒实行零关税政策后,不少拉菲、拉图等名酒通过粤港口岸以“蚂蚁搬家”指用个人游形式在行李内走私的办法流入市场,这对正常纳税产品造成巨大的价格冲击。

“比如一支2005年的进口拉菲世界上最出名的葡萄酒,每支价格在1万元到1 .2万元之间。报低50%的进口价,按48%的综合税收算,可以偷逃税收超过3000元。这对分别只有不到10%的代理商和经销商利润率而言,报低进货价的偷逃税方法可以获得非常丰厚的回报。”广州某大进口葡萄酒经销商曾 经 给 记 者如此计算。

京粤沪进口商遭遇调查门

“上海某大葡萄酒进口商日前被海关部门查封,原因是涉嫌进口酒偷逃关税,据海关方面相关人士透露,这次该公司涉及的问题比较恶劣。形象地说,进价100元/瓶的进口葡萄酒,该公司报关价竟然低至10元。从中偷逃的税额非常惊人。”接近海关人士的行内知情人陈晓化名向本报记者透露,去年A SC被上海海关调查,是因为规模大,虽然偷逃的比例不大,但总金额大,因此撞在枪口上,而上海该公司因为偷逃的比例大,情节严重,成为打击重点。陈晓称,该上海公司作为葡萄酒贸易商,其业务遍及全国,从其公司购买进口葡萄酒的各地葡萄酒销售商部分已经被海关有关人士提请协助调查。“主要是了解进货价的问题,贸易商向海关低报进货价逃关税,但是不会亏本向销售客户销售,从这个环节可以找到有力的价差证据。”陈晓称,假如销售商只是普通购买进口葡萄原酒销售或分装销售,应该不会涉及贸易环节的逃税指控,但是上家葡萄酒贸易商出事,会影响货源正常供应,对产品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

上海作为国内主要的进口口岸,前年中已经刮过一轮葡萄酒的关税风暴,而此次再次成为关税专项行动的重点。据上海海关之前公布的数据,2001年至2008年8年间,上海口岸瓶装葡萄酒进口额增长了50多倍,年均增幅超过80%,但葡萄酒进口申报价格普遍偏低,海关因此发现其中偷逃税款的黑洞,不少走私案件葡萄酒进口价格低报幅度高达50%-70%,其中手法多样,有“洗单”、伪造发票,还有境内外串通勾结进行“假贸易”等。据统计,2008年中上海海关的专项关税行动后,市场已经取得良好效果:2008年下半年上海口岸的进口葡萄酒平均单价上升了19.4%,同时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垄断程度也有所降低。

北京、广东作为进口葡萄酒消费的焦点,这次也成为关税风暴的重点。北京某大葡萄酒商有关负责人秦洪化名告诉记者,北京某大进口酒贸易商近日在接受海关调查,主要指控也是低报关税,同样的专项行动,近期在广东也抓得很紧,其中涉及一些规模不小的葡萄酒进口商。

十年来首超散装酒 原瓶进口酒成监督重点

吴峥称,葡萄酒低报关税的潜规则,之所以成为行业公开秘密,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市场近年成长太快,各路资本扎堆。“中国市场对进口酒的需求远大于行业的想象,北京某大葡萄酒进口公司称,其北京一家贸易公司新年的主牌拉菲采购订单一笔就是20箱,金额接近200万元。”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进口酒市场井喷,各路人马参与行业淘金。“据称一个北京老板做毛皮出口生意,也到法国去买酒庄。龙蛇混杂,令行业的管理难度变大。”二是,进口葡萄酒关税征缴对中国海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进口葡萄酒种类繁多,而且价格波动大,行业笑言就像海鲜价,一天一变,加上亚洲海关人员普遍对外文翻译不熟悉,导致进口葡萄酒关税执法难度非常大。

“以前,进口葡萄酒的偷逃税,主要以散装酒为主,而高价的名庄酒也在此列。但是,近年中高档原瓶进口葡萄酒开始成为一些不法酒商偷逃税的主要部分。”陈晓告诉记者。记者从海关总署官方网站上发现,据其最新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进口葡萄酒总量达171,231,332升相当于750毫升装葡萄酒228308443瓶,比2008年增长4.93%,其中两升以下包装的葡萄酒91034460升,比2008年大幅增长58 .31%,两升以上包装的葡萄酒80196872升,比2008年减少24.11%。进口总金额达441697229美元,比2008年增长22.91%。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瓶装进口葡萄酒连续几年保持着大幅的上升趋势,而进口原酒的数量在连续三年徘徊在历史最高点后终于大幅下降,瓶装葡萄酒的进口数量近十年来首次超过原酒。”陈晓认为,今后进口原瓶酒将是海关监督的重点。

虽然进口葡萄酒关税风暴令一些不法进口商不得不回归合理的利润水平和盈利模式。但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仍受行内看好。“2009年山东济南共从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奥地利等世界主要葡萄酒生产国进口葡萄酒26万升,同比增长320%。”银河证券酒类分析师董俊峰认为,进口葡萄酒走势越来越强,“未来几年,进口葡萄酒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10%不到,成长到25%的份额。”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伍静妍

●进口葡萄酒

成本估算

A.税收部分=关税14%+增值税

17%+消费税1%-10%≈40%

B.代理商加价=20%-40%

C.其他成本=20%-40%

包括生产成本+运输仓储成本

链接

一瓶

进口葡萄酒

成本怎么算?

葡萄酒专业人士总结过进口瓶装酒的销售成本计算表,其中关税:CIF×14%;增值税:C IF +关税额×17%;消费税:[C IF +关税额/1-10%]×10%。当然还得加算上保税仓仓储、卫生检疫、中文标签的申请和粘贴、运输、推广成本及各级经销利润等费用。假设每瓶酒的到岸价为3欧元,进口代理商的加价比率为20%-40%,那么每瓶进口瓶装葡萄酒的零售价格就为70至120元人民币。如果分销商加价率进一步提升,市场上出现每瓶进口酒200至500元的价格也是正常现象。“虽然散装酒的价格不高,但是量大,走偷逃关税的灰色通道后,利润将很丰厚。北京不少进口商,年销售轻易就过一个亿。”吴峥称。(作者:伍静妍)

来源:南方都市报

  • 上一篇:TCL:向亚运“快乐”淘金
  • 下一篇:续写百年创新,张裕构筑国酒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