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财经新闻 > 原油期货

白糖年报:供应继续增加 糖价区间震荡

时间:2018-01-03
白糖期货历史行情回顾

2017年国内食糖进入增产周期,全球市场也由短缺向过剩转化,国内外糖价都结束上涨趋势转为回调。就郑州白糖期货市场而言,主力合约的价格自七千多元下降至六千元附近。广西现货糖价则由七千元回落到六千四百元。不过,因为进口糖受到严格控制,相对而言糖价的跌幅并不很大。全年行情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2017年白糖指数走势图

2017年白糖指数走势图

(一)第一阶段(2017年1~5月)

进入2017年以来,在1~5月份国内糖价基本保持震荡整理格局。2016年12月抛储行为打破了此前在榨季不会抛储的预期,也为贯穿2016/17制糖年度的政策抛储做好了铺垫。云南糖会提出保供稳价的行业调控目标,5月下旬商务部公布对进口食糖征收保障特别关税,郑糖价格当日高开低走,外糖持续下跌使得提高关税的作用大大降低。

(二)第二阶段(2017年6月以后)

进入6月下旬,ICE原糖7月合约跌破13美分/磅,按95%的综合关税计算,巴西糖进口加工后的成本也只有5300元,与国内广西现货报价相比便宜了1300元/吨。而且,现货销售形势一直乏善可陈,国产糖库存消化速度放缓。7月份国内糖价继续走低,白糖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一度下破六千关口,悲观气氛蔓延。上半年白糖期货仓单数量创历史新高所造成的压力终于显现出来。

全球食糖供需预计转为过剩

一、主要产糖国预计增产 全球供需将转为过剩

随着印度食糖产量恢复性增长以及欧盟放开食糖生产限额,全球食糖供应逐渐向过剩转变。国际糖业组织(ISO)将2017-2018制糖年全球食糖生产过剩量从先前预期的约300万吨上调至463万吨(而2016-2017制糖年全球产不足需390万吨)。欧盟食糖配额体制终结导致欧盟食糖生产出现猛增。预计2017/18年度食糖产量将增长约20%,达到2,010万吨的水平。而印度产量预估将增加100万吨至2700万吨,因良好的季风降雨提振单产前景,甘蔗价格上涨亦提升产量预期。此外,中国、泰国、俄罗斯等国家食糖也将出现增产。

全球食糖供需形势

全球食糖供需形势

二、国内食糖供应压力可能增大

自2016/17年度开始国内食糖生产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预计2017/18年度食糖总产量会超过1000万吨。外糖进口量将继续受到严格控制,估计总量可能与2016/17年度大体持平或稍有增加。国储仍有投放库存的可能,但投放力度和节奏可能受糖价表现的影响而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国内食糖下游消费形势不太乐观,从近年来食糖供应量变化及含糖食品产量和糖价的走势来看,食糖消费相对平稳,并未出现明显增长。

1、2017/18年度食糖将继续增产

中国食糖供需预测

【方正中期农蓄产品年度策略报告精简版】白糖:供应继续增加,糖价区间震荡由于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增加,2017/18年度国内食糖产量预计可能达到1040万吨左右,较上年增长约百万吨以上,其中甜菜糖增幅比较明显。进口预计将继续受到严格控制,虽然2018年5月以后特别关税将下调至40%,但对于刺激进口增加的作用估计不会很明显,可能仅出现微弱增长。由于产量增加,政策抛储的迫切性减弱,但如果糖价超过6500元,则国储去库存的意愿也会大大增强。由于国内糖价相对坚挺,对食糖替代品的需求会有所增加,相应可能影响到食糖的消费。所以,预计2017/18年度国内食糖供需的理论缺口会有所缩小,其中政策抛储数量的不确定性较大。

2、外糖进口调控继续收紧

由于2017年国内食糖增产,且国储去库存计划落实,为了减轻供应压力及保护国内制糖企业,对于进口糖的控制进一步收紧。2017年1-9月份累计进口食糖183.32万吨,较去年同期261.32万吨的进口量下降29.85%,2016-17制糖年截止9月份中国累计进口食糖228.19万吨,较15-16制糖年同期372.96万吨的进口量下降38.82%。

中国近年食糖进口形势

中国近年食糖进口形势

3、增产年份依然实施抛储调控

尽管2016/17年度国内食糖生产进入增产周期,但在严格控制进口的情况下,2016年10月份以来食糖进口量减少了约四成。为保障食糖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运行,2016/2017年度全国累计抛储超过100万吨。

4、国内食糖消费形势不乐观

2016/17年度国产糖累计销量达到870.95万吨,较2015/16年度同期增加60.59万吨。但是若考虑到进口量同比减少144.77万吨,而国家及地方抛储了116万吨,其实真正因消费需求所带动的销量增长相当有限。对于2017/18年度的消费形势也不宜太乐观,如果考虑到淀粉糖等对于食糖的替代作用则更是如此。

对2018年糖价的行情展望

2017/18年度全球食糖进入过剩周期,这已得到市场共识。所以,整体上全球糖价很有可能保持相对偏弱的格局。当然,若主要产区(比如巴西、中国、印度、欧盟)出现意外情况产量受到明显影响,则糖价也有阶段性走强的可能。

国内食糖将继续增产,虽然与消费相比预计存在缺口,但通过进口及抛储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这样,糖价较难出现大级别的趋势性行情。综合制糖成本以及政策调控的因素,预计糖价将主要在5700~6700元的区间进行波动。

免责声明

  • 上一篇:东北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何时公布?
  • 下一篇:油脂突发性的上涨 抄底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