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财经新闻 > 金融理财

上半年保费收入增两成 上市险企行业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时间:2017-07-21

近日,中国平安(601318,股吧)、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的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悉数披露完毕,四大A股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9116.88亿元,同比增长21.28%。从半年报来看,无论监管环境还是行业环境,以及已正式实施的偿二代,都有利于大型险企跑赢行业,建立更强大的优势。

竞争加剧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原保费收入3462 亿元,同比增长18.3%;中国平安实现原保费收入3411.49亿元,同比增长32.91%;中国太保实现原保费收入1631亿元,同比增长24.13%;新华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12.39亿元,同比下降13.79%。

从增速来看,中国平安位居榜首。从规模来看,中国人寿稳居第一,但其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仅超同期中国平安约50亿元。

安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2013―2015年,前十大寿险公司总体排名较稳定,但呈现竞争加剧态势。到2016年,前十大寿险公司有8家排名发生变化,反映了保险行业竞争加剧,激烈竞争态势已从中小型寿险公司扩展到第一梯队的大型寿险公司。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这一竞争态势并未停止。

分析师指出,转型升级的效果正在上市险企身上体现。中国平安最早建立大个险格局,因此新单和存量保单质量均大幅领先行业。上半年,新华保险由于积极转型,砍掉趸交和短期业务,虽保费同比有所下滑,但转型的决心未改。

值得注意的是,从整体来看,尽管上市险企规模体量排名行业前列,但保费收入仍保持较高水平,特别是平安寿险和太保寿险增速都超过三成。其中,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和太保寿险上半年保费分别突破3000亿元、2000亿元和1000亿元三个关口,依次为3462亿元、2265亿元、1106亿元。

不少券商分析师都表示,在重回长期保障和注重个险业务的趋势下,大型寿险公司的发展今后将体现“强者恒强”态势。

某险企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上市险企积极转型升级,也是回应监管层的政策。保监会发布的人身险新规收缩理财型产品的意图,对险企的约束也在产生效果。

挑战依旧

虽然上市险企进一步扩大行业领先优势,但对保险行业来说,未来的发展仍面临不小挑战,如何保持健康增长态势仍是一道难题。

安永保险行业和精算服务亚太区主管合伙人赵晓京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企稳复苏阶段,经济增长仍显疲弱,低利率环境或将持续,2017年初债市利率有所回升,但能否持续有待观察。利差损风险仍是寿险公司亟需应对的问题之一。

另外,偿二代二期工程即将实施也对未来保险公司运营提出更高要求。截至2017年2月初,共有56家寿险公司披露2016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中位数为193%,远高于监管最低标准。但部分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水平正逼近监管红线,其多为前期投资较激进、资金运用受到监管限制、以万能险产品为主的险企。

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副主任郭菁表示,偿二代二期工程包括三方面重点内容:一是完善监管规则,如校准和完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最低资本标准,制定保险集团监管配套规则,完善偿二代风险综合评级制度等。二是强化执行机制,加强数据质量和真实性检查,推进偿二代信息系统建设等,确保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全面落地。三是加强监管合作,对内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的监管合作,对外加强国际间监管合作,切实防控好跨市场、跨行业、跨区域、跨产品的各类交叉性金融风险。

赵晓京表示,2017年监管将对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简称“SARMRA评估”)采用更严谨的标准,尤其对遵循有效性的要求的提升,“险企需对标监管要求,持续性地改进现有差距,提升整体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充分利用SARMRA评估及综合评级等监管要求的督促约束作用,优化公司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条线对公司管理的把控作用。”

  • 上一篇:安永《2016-2017保险业风险管理白皮书》出炉: 我国保费规模居世界第二
  • 下一篇:险企控制类股东持股拟锁定5年 分为四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