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财经新闻 > 金融理财

深圳保监局提示“互助计划”类保险活动风险

时间:2017-04-21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证券时报记者从深圳保监局获悉,该局近期提醒辖内消费者,要警惕部分机构以“相互保险”的名义骗取钱款。

深圳保监局提醒消费者,“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经营原理不同,且其经营主体不具备相互保险经营资质。

首先,大多数“互助计划”只是简单收取小额捐助费用,与保险产品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社会公益性质;相互保险则通过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遵循保险经营的等价有偿原理,财务稳定性具有充分保障。保监会《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规定相互保险组织应当经保监会批准设立,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

其次,部分“互助计划”经营主体借保险尤其是借相互保险名义进行公开宣传、销售,存在诸多潜在风险。

现有“互助计划”经营主体没有纳入保险监管范畴,部分经营主体的业务模式存在不可持续性,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难以有效保障,且个人信息保密机制不完善,容易引发会员纠纷,蕴含一定潜在风险。

部分机构、网站或个人将虚设的“互助计划”包装成相互保险在互联网、微博、微信平台销售,采用低门槛、先收费、无服务的形式,可能诱发诈骗行为,由于传播速度较快,收费金额较小,容易给保险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 上一篇:保监会:重点监管异常机构
  • 下一篇:个人税优健康险推向全国 险企逐鹿700亿蓝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