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社会新闻 > 法制新闻

段礼初:查毒战线上的"火眼金睛"

时间:2017-12-13

缉毒民警段礼初。警方供图

14年前,他怀揣着对禁毒工作的热爱,成为了一名缉毒民警。7年前,他在连夜押解嫌犯时遭遇车祸,昏迷17天,左眼失明,他说自己不后悔。如今,他站在了毒品堵源截流公开查缉行动的第一线,靠着在实践中练就出的“火眼金睛”,为缉毒侦查做着贡献。

他就是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一支队的民警段礼初。从警十余载,他一直奋斗在缉毒侦查一线实战,侦破多起毒品大要案件,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不断磨砺,立下显赫战功。

曾是缉毒侦查一线的“刀尖舞者”

2001年从警校毕业并考入市公安局后,段礼初便主动请缨投入法制预审和缉毒侦查等一线工作中。在他看来,缉毒民警和其他警种的民警有很多不同之处,最大的“亮点”就是他们所收集的证据,往往是“现在进行时”――掌握嫌疑人运毒贩毒的过程,从而展开相关行动。这当中自然是危险重重。

2009年,段礼初侦办“代老幺”跨境贩毒案时,就险些遇到危险。当时在陈家坪,侦查员收集到代老幺贩毒的相关证据后,决定在他即将乘车逃离之际实施抓捕。当段礼初和其他侦查员一拥而上将代老幺抓捕后,才发现他腰间的手枪已经上膛,随时准备对侦查员进行射击。

段礼初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娴熟的审讯技巧,在代老幺拒不交代的情况下,成功突破团伙主犯口供,并顺线缴获全部毒品和制式手枪9支,及时消除了社会隐患,该案因此被评为当年公安部禁毒局十大优秀案件。

2010年段礼初和同事们在梳理线索时,发现一个叫杨建雄的人很可疑。他没有正当职业,却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并常往成都跑。12月初,经外围调查发现重庆籍犯罪嫌疑人杨建雄召集马明跃、夏江洋、曾洁等人组成团伙,涉嫌分别从云南购入冰毒片剂、从四川成都购进冰毒运回重庆贩卖。随后,专案组以犯罪嫌疑人杨建雄为中心,抽丝剥茧,逐渐明晰了该团伙滇、渝、川三地涉案成员基本情况及其毒品贩运规律,收网时机逐渐成熟。专案组根据案情特殊性,制定了先打云南毒品贩运通道,再全线收网的侦查方案。

2010年12月29日19时许,一路跟踪杨建雄的段礼初等民警接到命令,在云南省昆明市乌龙收费站处抓获犯罪嫌疑人杨建雄、马明跃、张明贵三人,并从其驾驶的川A9B839别克轿车的后排座位查获毒品冰毒片剂4.976公斤。

这些年来,段礼初先后参与侦破重特大毒品案件起36起,抓获嫌疑人200余名,缴获毒品400余公斤,立下显赫战功,在意志与毅力的严峻考验中磨砺成重庆缉毒战线的一把尖刀,被誉为缉毒侦查一线的“刀尖舞者”。


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侦查员段礼初在办案中清点缴获的毒品。 禁毒总队供图

遭遇车祸身受重伤仍紧抓嫌疑人

因侦查需要,段礼初连夜押解嫌疑人返渝实施延伸打击。2010年12月31日,由于天冷路面结冰,在押解犯罪嫌疑人杨建雄返渝途中,段礼初所乘警车不幸遭遇交通事故。

段礼初身负重伤,在重症监护室里昏迷了17天后,终于醒了过来。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人跑了没有。

“他自己都昏过去了,但还紧紧抓着杨建雄。”段礼初的战友们说。

这次受伤很严重。段礼初的颅骨凹陷性骨折、颅内出血、颈椎滑脱并多处骨折,生命垂危,先后接受长达3个月的重症监护,3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经辗转重庆、北京、上海等医院救治,虽然保住了生命,但是却永远失去了他明亮的左眼,伤残程度六级。对于这次生死时速,段礼初说,他一点也不后悔,但是醒来后看到妈妈憔悴的脸,“觉得很对不起妈妈”。

段礼初出院后第一时间重返工作岗位,对于案子后来的情况,他很想知道。专案组民警介绍,根据嫌疑人的交代,专案组迅速锁定了贩毒上家重庆籍“大嫂”夫妇,接着又抓到了嫌疑人周开兵。2011年3月,专案组又抓获了秘密从境外回渝的“大嫂”的丈夫王小明。2011年5月1日,专案组在成都拦获犯罪嫌疑人夏江洋,并从其车上查获冰毒998克,并循线抓获其成都上家黄正良。

至此,杨建雄团伙成员全部落网。全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缴获冰毒和冰毒片剂共计6.674公斤、制毒原料麻黄碱11.14公斤。

“这案子破得漂亮!”段礼初听完连声说。

在经历此次生死考验之后,段礼初把自己的微信名改为“不忘初心”,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诠释了对禁毒工作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苦练查缉本领完成角色转型

“以前的工作,往往在打击毒品犯罪后去追根溯源,相当于从分枝上的树叶去调头寻找树根。”2015年,段礼初的工作岗位做出调整,开始从事禁毒堵源截流工作。用大树来做比较的话,这个工作就是将“毒之树”从根斩断,比过去的工作方式更能起到截流的作用。

为尽快实现转型,段礼初废寝忘食,苦练查缉本领。凭着强烈的事业心、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作风,迅速完成从缉毒破案尖兵到毒品查缉能手的角色转型。

段礼初随身携带小笔记本,不管在日常工作中,还是休闲之余,都会通过文件、电视、报刊、网络等一切信息渠道搜集与缉毒相关的信息,形成了近万字的文字笔记,不断丰富知识储备。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积累,段礼初对查缉毒品有了自己的见解,总结提炼出了“望闻问切”和“五必查”工作方法――通过交谈、鼻闻、询问和触摸四个步骤发现毒品。凡积极主动配合检查,态度异常好的旅客必查;态度极其恶劣,极其不愿配合检查的旅客必查;询问中心理素质差,出现语言障碍和肢体颤抖的必查;精神萎靡,身上有纹身图案的旅客必查;凡来自重点区县的旅客必查。每次查获案件后,段礼初都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撰写心得体会,将实践中积累的好的经验做法制作成PPT,传授给基层缉毒民警。

2015年以来,段礼初先后率队在江津、秀山等省际交界地区连续组织开展7次全市性查缉行动,共查获毒品30.1公斤,抓获吸贩毒嫌疑人137名,逃犯4名,实现了重庆市在路面盲查公斤级毒品历史性突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重庆市毒品公开查缉工作从无到有、逐步规范,有效积累了实战经验并培养了全市约200余人的查缉骨干队伍。2015年,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被评为全国禁毒先进集体,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并在人民大礼堂作汇报演讲。2016年,重庆市堵源截流工作考核名列全国第4,取得良好成效。


段礼初的工作笔记

无畏“战士”练就“火眼金睛”

缉毒战功显赫的背后是潜在的、与日剧增的危险,缉毒工作相对于其他警种而言,危险性较高,经常面对胆大妄为、凶狠残暴、穷途末路的不法份子。面对涉毒人员的凶残狡诈,段礼初凭借多年来与涉毒等犯罪分子的接触中吸取的经验,不断分析和揣摩犯罪分子的心理和行为,发现疑点漏洞,锁定嫌疑对象。

2015年11月14日凌晨1时,段礼初在对一辆轿车进行例行检查中,发现驾驶员随手将衣服搭在副驾驶座位上,这个细小的动作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迅速对副驾驶椅座进行仔细检查,最终在靠背后面夹层中查获藏匿的冰毒片剂1.2公斤。经突审深挖,嫌疑人交待次日还有一批毒品将由云南昭通经四川进入重庆,但具体运输时间、车辆、人员都不知道。对此,段礼初组织查缉站民警对次日查缉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增派警力进行全天候查缉,并在离查缉站2公里处靠前设立哨岗。次日15时,成功截停一辆云南牌照轿车,查获冰毒片剂1.66公斤,抓获运毒上家吴某。此案成功实现了重庆市路面盲查并延伸侦查破获上公斤级毒品案件零的突破。

2016年4月7日凌晨1时,段礼初在查缉工作中发现一辆川牌轿车驶进服务区,并有加油冲卡的迹象,他果断持枪迎上去将该车控制并引入检查区,经检查未发现有异常,但该车驾驶员急切地想离开,称亲人过世,不要耽误他的时间,而且扬言“你们有证据就抓我,没证据马上放我走,你们重庆警察效率太低了”。段礼初不为所动,沉着冷静,继续对轿车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细致检查,最终在后备箱中发现一暗格,从一白色编织袋中当场查获冰毒5公斤。面对犯罪事实,嫌疑人低下了头说道:“重庆警察,火眼金睛。”

段礼初说:“我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所以也就没什么好害怕的了。”身残志坚,情系禁毒,虽然家人有时会劝他放弃,但他却觉得自己早已不把缉毒当做是一种工作了,而是一种乐趣――无数次的摔打磨砺,早已让他成长为一名除毒务尽、勇于担当的缉毒战士。

(王媛 据重庆晨报、华龙网、中国禁毒网内容整理)

  • 上一篇:王勇:重症监护室传出纸条"案子别超期"
  • 下一篇:因“洗脑神药”延误治疗,该如何取证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