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万象

浙大副书记郑强募集千万资金设立奖助学基金捐赠贵州大学

时间:2018-01-06
浙大副书记郑强募集千万资金设立奖助学基金捐赠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陈坚为郑强教授颁发捐赠证书。 陈恒 摄

中新网贵阳1月5日电 (记者 张一凡 舒星)贵州省政府授予浙江大学副书记郑强教授“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特别贡献奖”暨“郑强奖助学基金”捐赠仪式在贵阳举行。

但凡在贵州工作过的人,都会对贵州这块土地有许多牵念,现任浙江大学副书记郑强就是其中一位。曾在贵州大学任职校长近5年,期间联合中西部省区的13所高校发起成立了教育联盟,使这些不属教育部直属院校的高校得到了国家支持,贵州大学更是每年可受益扶持资金1亿多元。

2017年贵州省政府授予离任贵州大学的郑强“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特别贡献奖”,并颁发奖金50万元,郑强拒接受并以此为基础,在贵州大学设立“郑强奖助学金”,通过个人短短一个月的募集,资金总额度达1000万元,捐赠仪式上午已经到位700万元,,剩余协议捐赠将在未来两三年内完成。该基金将用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和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贵州省副省长何力(右二)、郑强教授(左二)向爱心人士颁发捐赠证书。 陈恒 摄

贵州省副省长何力(右二)、郑强教授(左二)向爱心人士颁发捐赠证书。 陈恒 摄

“对贵大不说再见。”这是郑强告别贵州时被贵州大学师生传颂的话,“强哥”是学校上下对他的爱称。此次捐赠来自15名院士、20多名长江学者及企业家们共计350多位的支持。其中,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字长姚先国教授个人就捐赠10万元,他告诉中新网记者:“贵州于浙江大学有一种天然情怀,所以支援贵州学子是希望贵州大学越办越好。”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陈坚在仪式上说,郑强教授在黔期间一心一意谋贵大的发展,基金的成立,言传大于身教,将激励学生们立志成才、奉献社会。

浙江大学与贵州渊源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浙江大学在抗日期间曾在贵州遵义湄潭教学七年,这七年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教学成果丰硕,为浙大赢得了“东方剑桥”的美誉,也成为浙大重要精神遗产。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在仪式上表示,贵州作为对口帮扶的重要省份,一定在教学方面完对口支援、精准帮扶这一使命。(完)

  • 上一篇:浙江连日阴雨“湿冷”升级 周末过后气温将迎“冰点”
  • 下一篇:长江下游冰雪低温致设备故障 南京市中心等地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