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武汉出招缓解早高峰交通压力 家长志愿者校门外“摆渡”学生

时间:2018-03-01

央广网武汉3月1日消息(武汉台记者卫未 杨刚)很多市民都有这种经历:早高峰经过学校门口路段,被送孩子的各种车辆堵得寸步难行。今天(3月1日),武汉13所临街学校正式启动“3+8”“警校家”护安保畅工作,缓解上学高峰交通压力,为学生入校前“最后100米”的安全提供保障。

所谓“3+8”“警校家”护安保畅模式是指,3名交警或协警与8名家长志愿者每天早高峰在校门外“摆渡”学生,车辆到来,孩子下车由志愿者直接送进校园,开车家长随到随停,即停即走。

自2017年12月起,“警校家”护安保畅模式就在武汉小学开展试点。据武昌区交通大队五中队副中队长柳明珠介绍,学生专用通道区域是由交管部门专门划定的。在此区域内,机动车必须即停即走,不许长时间停留。电动车不被允许驶入该区域。志愿者家长均配备反光背心、手套、袖章。

家长开车把孩子送到“护安保畅区”后,8名家长志愿者会专门护送孩子进校门。武汉小学家长志愿者高磊告诉记者,全程用时30-40秒。3名交警或协警会引导驾驶员迅速离开。

这一切在送孩子上学的车辆与校园之间搭起了一条快速路,既解决了家长送孩子上学“最后100米”的难题,又缓解了校园周边的交通压力。柳明珠表示,武汉小学试点效果非常好。学校在开展该活动前,校门口机动车、电动车、行人混行,机动车在上学高峰期经常会堵至中南二路路口,有时还会辐射至洪山广场。自从开展了“警校家”活动,机动车通行非常有序,基本没有车辆滞留。

武汉小学学生家长叶菁家住湖北大学附近,以往因为交通拥堵,孩子上学时间都要提前,早上7点左右就必须出发,有时8点还到不了学校。叶菁说,实行了“警校家”活动后,孩子在家里可以多睡20分钟,7点半出门即可保证8点准时到校。到校之后,孩子下车由家长志愿者护送至校门口,自己非常放心。

那么这种模式是否会影响家长志愿者上班呢?对此,武汉小学校长李强告诉记者,该校志愿者由家委会统筹安排,采取班级轮周负责制,未来还将考虑引入社会志愿者参与。李强表示,学生家长以及学生通过这样的志愿服务,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精神,真正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今天开始,这种“警校家”护安保畅模式在武汉市13所临街学校全面推行。武汉市交管部门表示,未来将联合教育局等多部门在全市推广,形成长效机制。

  • 上一篇: 3月起一批新规正式实施 烟花爆竹行业处罚力度加大
  • 下一篇: 《苏州市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办法》施行 推动古镇联合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