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3月7日两会晨报:华媒称赞中国经济政策更有温度

时间:2018-03-07

视频:何立峰:2018年GDP增长目标6.5%左右 符合预期与需求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你有一份两会晨报,请查收!〔第5期〕

今天是3月7日。昨天有哪些两会要闻不能错过?今日又将有哪些日程安排?一起在小新这份 “两会晨报”中,一探究竟吧!

热点

发改委“豪华阵容”释疑中国经济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记者会6日登场。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用一句话点评中国经济:“厉害了,我的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中)、副主任张勇(右)、副主任宁吉�在发布会上。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中)、副主任张勇(右)、副主任宁吉在发布会上。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7月1日前取消流量“漫游”费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6日表示,工信部将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加快开展套餐梳理和调整、系统开发和改造、测试和业务验证等工作,确保广大用户在今年7月1日前享受到这一红利。

梳理

华媒称赞中国经济政策更有温度

境外华文媒体6日聚焦两会,纷纷关注对中国经济的阐述与展望。华媒评论称,中国发展已进入新时代,经济由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无论是经济总量、全球贸易和多边合作,抑或是创新科技,中国毫无疑问都成为引领世界的重要力量。

新加坡《联合早报》

――虽然中国经济6.5%的增长预期和去年相同,但同去年实际增速相比,官方希望把注意力引导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上。

香港《大公报》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也是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再次令世界瞩目,令全国各族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

《澳门日报》

――2018年的两会显然是“极不平凡”的,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金融市场跌宕起伏、保护主义明显抬头的情势下,中国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而经济发展得好,百姓就可以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

台湾《旺报》

――政府工作报告被视为当年度经济走向的重要观察窗口,从已确定的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再到精准脱贫的攻坚行动,开始把“没有座位,甚至还没上车的民众送上车”,这些都让大陆的新经济思想格局显得“更有温度”。

声音





瞬间

3月6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别联组会举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图为杨洋(彝族,左一)委员、何庆(景颇族,左二)委员等现场交流。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3月6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别联组会举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图为杨洋(彝族,左一)委员、何庆(景颇族,左二)委员等现场交流。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3月6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文艺界小组会议在北京举行。图为冯小刚委员(右)参加会议。 中新社记者 卞正锋 摄

3月6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文艺界小组会议在北京举行。图为冯小刚委员(右)参加会议。 中新社记者 卞正锋 摄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团在北京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图为媒体在现场关注会议。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团在北京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图为媒体在现场关注会议。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今日看点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上午举行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下午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7日全天举行小组会议,讨论宪法修正案草案。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7日将举行三场记者会:

8时50分,邀请财政部部长肖捷、副部长史耀斌、副部长胡静林就“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10时30分,邀请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潘显政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15时,邀请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就“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 上一篇:聚焦监察法草案:监察委首要职责是监督
  • 下一篇:两会观察:中国提高国防预算,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