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香港新闻

專家:香港應系統治理老千股

时间:2017-07-05

  上周香港市場老千股的大面積閃崩,讓境內外投資者和輿論高度關注,究其原因似乎並無定論,乍眼一看很多股票跌幅超過90%,讓人心驚肉跳,暫不論價格變化,但如此調整對于上市公司市值和股東財富瞬間蒸發,如此波動相信是每一個股票市場都不想看到的。

  好在港股市場細價股、老千股大都是個別機構在興風作浪,而且普通中小投資者一般是遠離這些公司的。香港投資者普遍喜歡投資者耳熟能詳的好公司和藍籌股,很多人都不敢參與細價股和老千股,這與內地投資者風格截然相反,後者們不太看重上市公司的質地,只關注這只股票有沒有莊家和資金炒作,往往那些耳熟能詳的好公司和藍籌股未必會被投資者喜歡。于是兩個市場呈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投資分格和市場文化,而且兩個市場的投資者和輿論經常用對方市場做警示,比如喜歡炒作、市盈率高企的A股市場擔心“A股港股化”,而香港市場的投資者和一些輿論卻在擔心“港股A股化”,畢竟中資企業佔港股市值近六成、交投量高達近七成,香港市場的投資標的已經內地化,若再加上滬港通、深港通,香港市場的內涵和投資者隊伍也在發生變化,而A股在外界的標簽又是不規范、投機炒作、高估值,香港人擔憂港股A股化其實是擔心A股的壞毛病輸入港股。

  但在內地投資者看來,自由港的香港市場雖然有令人羨慕的市場化制度規則和全球投資者參與,但近幾年隨著內地的快速發展和內地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香港的跳板和窗口作用越來越弱,境外投資者開始直接參與內地市場,而不再繞道香港曲線參與人民幣資產。這樣一來香港市場的估值水平、市場活躍度和上市吸引力都出現了大幅下降,從而香港市場的估值越來越低,除了騰訊等耳熟能詳的好公司之外,大部分公司到香港上市之後長期低估值運行,交易活躍度異常低迷,而且很多新公司IPO後迅速跌破發行價,這與A股買彩票式的次新股行情形成了鮮明對比。這讓人反思究竟是A股泡沫太重還是港股出了問題;另一則是以萬達為代表的港股上市公司紛紛私有化或將主要業務分拆A股上市,這又讓人反思一個市場低市盈率和低估值究竟是不是好事?

  香港市場的低估值和低市盈率其實未必是健康的表現,恰恰是一個估值萎靡、市場失靈和市場不活躍的病態表現,而並非是一個估值健康的市場,一個新興市場與一個病入膏肓、大勢已去的市場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如果簡單套用比較邏輯,讓A股估值港股化,對中國資本市場和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則是一場災難,在目前A股市場反而應該提高市場吸引力,保持適當的估值優勢,讓在境外上市的優質資產回歸A股,改變A股市場的整體質量,讓轉型期的A股上市公司獲得外延式增長的能力,既實現中國經濟的存量整合,也讓A股市場繼續保持吸引力,只有這樣資本市場才能在目前的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如果讓股市徹底熄火、走向低估值,對青黃不接的中國經濟打擊最重。其實,股市有些泡沫並不可怕,高市盈率的上市公司往往有並購低市盈率的沖動,逐漸通過外延式增長的方式既降低了市盈率,也擴大了上市公司的整體規模,有些公司運氣好會並購到增長潛力比較好的資產,從而為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奠定了新基礎。

  近些年,香港市場似乎沒有多少泡沫,但也沒有活力和想象力,這也是香港上市公司大面積逃離的原因之一,最主要的是香港的二級市場估值與大陸一級市場估值差不多,這也是資本願意花成本去幫助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回歸A股的主要的原因。很顯然,適當的高市盈率和高估值未必就是災難,如果把握的好則是優勢和機會,因此不能再按教科書來分析市場狀況,香港市場的投資者和輿論也不要繼續誤解而不自知。尤其投資者對于香港老千股已經習以為常,這些公司經常通過財技運作、不斷縮股的方式來實現個別股東的收益而損害其他股東的權益,長期以來備受侵害的中小投資者紛紛遠離了老千股。

  在表面上看,似乎香港投資者不喜歡炒小盤股,原因除了香港創業板市場不盡如人意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千股橫行讓投資者對細價股產生了恐懼和厭惡情緒。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香港的各類實業都被幾家集團寡頭所壟斷,小企業很難有出頭之日,中小企業缺乏想象力,而且香港的房屋租金高企,很難讓小企業生存和創業,于是就自然形成了香港的市場生態,另外香港市場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投資群體,投資重點主要配置在藍籌股。

  因此,當務之急要盡快改善香港的市場環境,對老千股的胡作非為和沒有任何實質的殼公司要盡快啟動退市制度,如果市場里的好公司不斷增多之後,投資者不再擔憂被空殼財技玩家玩弄,即使買錯時機也能通過時間來換空間。同時,應該加快改革和與內地市場的融合步伐,盯好離岸市場的機會,有效補充內地市場的金融服務和國際化,讓兩地市場消除對彼此的偏見,協同發展才是唯一出路,否則香港市場很難有潛在的優質IPO資源,畢竟體量有限,缺乏內生能力,如果繼續萎靡下去,大量內地企業撤離香港市場,則香港市場自然會被邊緣化,香港創業板最好的出路其實是與深圳創業板合並融合,結合彼此優勢來共同打造。一旦兩地創業板市場形成合力,則很有可能將會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兩地都將受益,也會為深港一體化的撬動找到有效支點,這樣一來,香港市場解決了潛在優質上市公司的來源問題,內地創業板則解決了體制機制的市場化改革問題,同時倒逼內地監管體制改革,應該說皆大歡喜。

  (作者蘇培科 系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 上一篇:細價股再大清洗 創業板成安瀉逾三成
  • 下一篇:《都市日報》擬賣盤 出價介乎3至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