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杭州一女子投诉母亲在抢救时 医生在边上翻书

时间:2017-07-31

杭州吴女士的父母身体都不太好,今年4月份,转到了一家新医院,结果入院第二天,母亲就走了。

父母转到新医院 母亲情况越来越严重

吴女士的母亲今年80岁,8年前突发脑溢血住院,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变成了植物人。今年,吴女士90岁的父亲又因为尿结石住院,因为医院比较远,吴女士很难照顾周全,在朋友推荐下,她把父母转到了杭州石祥西路上的恩华医院。转院前检查结果显示,生命体征稳定,但住进恩华医院的第一天,吴女士的母亲就高烧不止。

杭州一女子投诉母亲在抢救时 医生在边上翻书

吴女士:“他们输液输了三袋,之前不管在绿城医院还是别的医院,输液都不会超过一袋的。第二天他们还要输液,我就说不能输液了。”

杭州一女子投诉母亲在抢救时 医生在边上翻书

吴女士说,母亲卧床八年,肾功能肯定有问题,输液过多,她担心无法顺利排尿。到了第二天,母亲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院方展开了抢救。

杭州一女子投诉母亲在抢救时 医生在边上翻书

吴女士:“因为去厕所要路过他们办公室的,我就看到,这里医生护士在按压,一个医生在电脑边坐着,那么厚一本书在翻,我心冷掉了,我想我妈妈抢救,你现在翻书,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临时抱佛脚?)对啊。”

对父亲的治疗 让她怀疑院方的专业素养

最终,吴女士的母亲还是走了。吴女士说,之后院方对父亲的治疗,让她更加怀疑院方的专业素养。前几天,吴女士的父亲出现了疝气症状。吴女士说,父亲的疝气也是老毛病了,以前在其他医院,有经验的医生会用手法,把脏器托回原来的位置。

杭州一女子投诉母亲在抢救时 医生在边上翻书

吴女士:“晚上值班医生过来,我说我爸爸疝气,他们医生来按,不是专业的,按不来,那我说叫个外科医生来按,六楼外科医生来了,按了以后,也操作不了。”

吴女士说,后来院方ICU的主任医生也来了,还是不会操作,建议吴女士转院手术治疗。沟通转院的过程中,院方一位耿院长的话,让吴女士很不满。

吴女士:“他说你要联系自己联系去,我们不会给你联系的。”

吴女士认为,是恩华医院无法处理父亲的病情,所以才要转院,院方应该帮忙联系。事实是否如此,院方又会怎么说呢?

杭州恩华医院 耿院长:“(有没有说过让她自己联系这种话?)没有的,她是一定要去绿城医院,或者市一医院这种,但这些医院没有床位。”

杭州一女子投诉母亲在抢救时 医生在边上翻书

杭州恩华医院客服部 陈主任:“之前古墩路灯彩街那个爆炸,很多伤者嘛,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在绿城医院的,那没有床位也没有办法。”

对于其他问题 院方的回应是

院方的耿院长否认自己说过类似的话,客服部的陈主任也表示,联系转院没问题,但吴女士指定非这几家医院不去,在没有床位的情况下要求马上安排,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经过努力,当天上午十点多,吴女士的父亲成功转院。那么吴女士提到的其他几个问题,又是怎么回事呢?

杭州恩华医院 耿院长:“医学上有一句话,补不补两千五,正常五十公斤体重的人,一天24小时输液量,要2500毫升来维持肌体的最基本的生命,所有我们补750毫升,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

耿院长说,虽然给吴女士的母亲输了三袋液体,但用的是250毫升一袋的小包装,总输液量并不大。之后的肾脏衰竭,排尿困难,是因为吴女士的母亲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和治疗过程无关。

那么抢救的时候翻书 又是怎么回事呢?

杭州恩华医院 耿院长:“我们那边十几个人在抢救,这边轮班有医生也在休息,休息的时候看书,不是针对她那个病情。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医生就是要不断学习的。”

恩华院长:疝气最终根治,要靠手术

耿院长说,吴女士可能误会了,医生绝对没有临时抱佛脚的意思。整个抢救流程符合规定,不存在医疗事故。至于吴女士父亲的疝气问题,耿院长说了这么一句话。

杭州恩华医院 耿院长:“全中国任何一家医院,任何一个医生,都不能说肯定可以用手法给你托回去。托回去只是一种应急措施,疝气的最终根治,还是要靠手术的。”

耿院长说,吴女士的父亲毕竟年岁已高,诊疗过程不容半点闪失,医生也是从负责任的角度考虑,建议手术。恩华医院开始营业不久,手术条件还不齐全,这才开始帮忙联系转院。吴女士则表示,她会先看好父亲的病,在恩华医院住院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事后会再协商。

  • 上一篇:连吃几天皮蛋瘦肉粥 衢州一男子亚硝酸盐中毒
  • 下一篇:杭州一楼盘被投诉 十几个人围堵记者和投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