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嘉兴这所学校上班打卡靠古诗 老师也“词穷”

时间:2018-05-17

近日,嘉兴市桐乡市屠甸镇完全小学晏城校区的语文老师何燕芳,在朋友圈发了一则微信,晒的是她和同事们每天写诗句打卡的事情。每天,何燕芳都会想一首诗,为第二天早晨打卡做准备。

这样的老师,在屠甸镇小晏城校区十分普通。做了近20年老师的杨森良,同样也有“词穷”的时候,为了给孩子们留个好印象,杨森良也很努力,没事也会翻翻唐诗宋词,要把自己“武装”一下。

写诗句打卡,到底怎么进行呢?

原来,从这个学期开始,在屠甸镇小晏城校区,距离校门口不远处,就放置着一块“黑板”,这块“黑板”就像一张签到表格,有“教师姓名”栏和“诗句打卡”栏。

每天早上,老师们来到学校,第一件事情便是写诗句打卡签到。“谁先到学校,谁就先用粉笔写下签到诗句,后面来的老师可以顺着写,也可以另起一首。”何燕芳介绍道。

刚开始,这样的诗句打卡签到,老师并不觉得难,时间久了,才发现诗句储备量都差不多,做到每天不重复,没点真功夫不行。这时,不少老师开始翻阅古诗书籍,看一看、背一背,无形中也带动了老师们的学习主动性。

上网、翻书,如今都成了杨森良每天的习惯,觉得这样背背古诗也挺好的。“我同事专门准备了一本册子,随时翻翻、背背,这样的氛围,在晏城校区成了一道风景。”杨森良笑着说道。

其实受益的还有这里的孩子,每到大课间,“签到黑板”旁边总会引来许多观摩的学生,或对上面的诗句大声朗诵一遍;或对老师们的书写品头论足一番,津津有味。“纷纷红紫已成尘”“绝胜烟柳满皇都”“满架蔷薇一院香”……“我们每天走进校门就去看老师写的诗句,都成了一种习惯,大家都很喜欢这样的方式。”该校六年级学生张严洁说道。

从老师的诗句打卡出发,让孩子们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这是屠甸镇小晏城校区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也是他们继学生古诗词考级后的一种衍生。

你的单位或公司用什么打卡呢?

  • 上一篇:杭州37.5℃ 丽水40.1℃ 浙江各地集体破纪录
  • 下一篇:厉害!温州90后篮球小将出任中国男篮国家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