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四川国税事业健康发展

时间:2017-04-19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18日讯(记者 仲健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要求,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三个倡导”基本内容,以打造文明税务、法治税务、诚信税务为重点,结合队伍和工作实际,使核心价值观在全省国税系统落细、落小和落实,为推进税收现代化、服务省委“治蜀兴川”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打造文明税务 促征纳和谐

  全系统建成全国文明单位21个

  四川省国税局下辖21个市州、201个县市区(含开发区)国税局,现有干部职工18678人,管户190余万户(2016年“营改增”新增53.3万户)。作为全省首家文明行业,针对队伍大、战线长、影响面广等实际,省国税局是如何运用与广大纳税人和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不仅在干部职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还充分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的?

  “一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省国税局有关人员介绍,按照“巩固、规范、创新、提升”的思路,省国税局加强各层级、各岗位文明细胞建设,将文明单位创建与参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结合起来,与营造良好税收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促进文明创建“全面覆盖、上档升级”。

  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全系统已建成全国文明单位21个、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14个、省级最佳及省级文明单位197个,省局和21个市州局全部建成省级最佳文明单位,88%的县区局建成省级文明单位,省、市局全国文明单位建成面达72%,省级以上文明单位数量居全国税务系统和全省行业前列。

  “二是培育税务文化自信。推进以“法治、平等、诚信、双赢”为核心的税企和谐文化建设,以“法治、公平、廉洁、文明”为主题的税务职业文化建设,以“育人、美人、乐人、惠人”为目标的大众文化建设,以“修德、尽责、守纪”为引领的税务廉政文化建设,突出“一地一特色、一局一品牌”,每3年开展一次优秀税务文化项目评选,包括文化阵地建设、优良传统发扬、丰富文艺创作、服务品牌树立等,多部税宣微电影被总局展映推广,省税务干部学校被总局命名为全国税务系统廉政教育基地。”省国税局相关人员介绍,除了培育税务文化自信,省国税局还广泛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以提升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为目标,推进征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两化”建设,出台纳税人负担管理办法,统一218个征管服务流程,取消62个进户执法项目,平均压缩办税时限50%以上;开展“纳税服务升中有进行动计划”、“B.I.G”大企业个性化服务、护航“走出去”企业行动等;推行移动办税、网络审批、涉税事项全省通办等便民服务事项;205个办税服务厅实现“一窗式”“全职能”,实行国地税联合办税,多个被评为“党员示范窗口”“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2016年,省国税局在政风行风测评中居省级执法部门第3名。

  打造法治税务 助力“供给侧”

  2016年建立全省行政机关首支公职律师队伍

  作为国家行使税收征管权力的执法部门,省国税局切实做好核心价值观“入法”工作,促进了税收中心任务完成和税制改革的推进。

  据了解,在推进依法治税工作方面,省国税局牢固树立法治精神,培育法律至上、税收法定、纳税人为本、公正公平公开、用权受监督“五大税收法治理念”,实行局务会前学法,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税务部门权责清单,加强税务执法督察,全面实施政务公开,确保税收行政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和制度框架内运行,推进税收治理法治化、税收管理现代化、税制改革实效化。同时,省国税局还深化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创建。据悉,2016年,有22个基层国税局被命名为全国税务法治示范基地、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此外,建立了全省行政机关首支公职律师队伍,参与税收决策论证审查、执法用法、普法护法等,获评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十大事件。

  在促进税制改革方面,省国税局围绕国务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把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税改的强大引擎,在“营改增”税制转换、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金税三期工程上线等工作中,凝聚改革攻坚、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在2016年“营改增”工作中,各级国税机关“5+2”,“白+黑”,发扬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赢了“开好票”“报好税”“分析好”“改进好”等战役,有力确保全省49万户“营改增”纳税人平稳交接过渡,促进全省产业发展升级。

  在助推经济转型工作上,省国税局贯彻“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等组织收入原则,克服经济下行、政策减收等多重挑战,年年完成国家税务总局、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收入目标任务,“十二五”时期累计组织收入8636亿元,年均增长12.7%,收入规模从全国第13位上升到第10位,2016年成功跨上2000亿元新台阶,收入规模排全国第8、西部第1。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落实西部大开发、小微企业、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灾后重建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税收助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作用更加凸显,2011年以来累计办理减免税2697亿元,办理出口退(免)税581亿元,有力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打造诚信税务 促社会新风

  全系统建成道德讲堂200余个

  作为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经济管理部门,省国税局如何切实加强诚信执法和服务,推动诚信社会建设?

  “一是注重思想引领和能力提升。”据省国税局有关人员介绍,省国税局制定了《全省国税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通过各级党组带头学、党课报告专题学、工作引领示范学等形式,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展党情省情税情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打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国税干部队伍;实施领导干部、会计达标升级、骨干人才和专业团队、青年人才“四大培训工程”,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开展两届“赛技能、比业绩、争先进”活动,提升干部职工能力素质,联合表彰了一批先进典型。创新公务员初任培训,省局领导为新录用公务员讲“第一课”,相关做法得到人社部、国家公务员的表扬和肯定。

  “二是注重诚信氛围营造和信用体系建设。”据介绍,省国税局加强宣传引导,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税收政策宣传、热点传播、典型推广中,运用办税服务厅、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官方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等平台,开展税收宣传月、法制宣传日等税宣活动,回应纳税人关切。开展“银税互动”活动,搭建“商税银”平台,推动税收信用转化为信贷资源,《新闻联播》予以报道;建立奖优罚劣的税收信用机制,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实行诚信激励,落实涉税违法“黑名单”制度,定期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促进纳税人依法经营、诚信纳税,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此外,省国税局还注重良好税风形成和社会新风传播。大力弘扬“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宗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学习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全系统建成道德讲堂200余个,举办活动2000余期,多个被地方列入示范讲堂。建立税收政策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网络文明服务等志愿服务组织200余个, 7000余名干部自愿加入。积极参加“岗位学雷锋”“中国好人榜”“最美家庭”等活动,开展“青春、担当、成长”“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促进好税风”等系列活动,6个集体和4名个人列入全省岗位学雷锋先进,5个家庭被评为四川 “最美家庭”,形成了见贤思齐、向善向上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全系统涌现出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四川省道德模范等省部级荣誉个人32名,展示了良好的国税队伍形象。

  • 上一篇:2016年企业年报期限过半 未报送企业请抓紧时间
  • 下一篇:四川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965.7亿元 同比增长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