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中华秋沙鸭成功放飞 自贡“护鸟镇”成候鸟天堂

时间:2017-04-18

资料图。

放飞候鸟。

  3月中旬,自贡市富顺县琵琶镇村民王斌在沱江河边发现了全球仅存1000余只的“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近日,这只体力不支的中华秋沙鸭经过当地村民和相关部门的救治已经恢复健康,成功放飞。

  近年来,琵琶镇中坝村总会迎来大量候鸟栖息,已成为自贡的一片绿洲。据了解,琵琶镇当地村民保护候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这些善良的村民,世世代代在此生活,对来来往往的候鸟丝毫不侵犯,爱护有加。

  村民护鸟历史长达数十年

  “这些候鸟就像朋友一样,每年都来串门,几十年来,我们也习惯了这种相处方式。”当地年约四旬的村民郑万礼说:“我记得小时候,舅舅曾经在沱江边救过一只候鸟。这只鸟很高,两条腿很长,站直了有一米多高,谁也不知道是什么鸟。由于受伤过重,没多久便死了,我经常会想起这个片段,觉得这只鸟儿怪可怜的。”

  郑万礼说,当地村民都有一种默契,在候鸟来临的季节,很少主动去打扰他们。即便是有的候鸟啄食庄稼,村民们也只是把它们吓走,绝不会伤害它们。“经常有许多城市里的市民,带着望远镜和照相机来观察拍摄,我们都会提醒他们不要靠得太近,免得惊吓或不小心伤到它们。”

  其实,这些生长在山野间的候鸟,警惕性都非常高,不待人靠近,便迅速飞走。村民甘甜从小在沱江河边长大,他说,每年腊月间,江边便会出现许多候鸟,主要有绿翅鸭、赤麻鸭、青庄等。“一直到第二年三月份,鸟类便开始回迁。气温转暖后,在当地便很难寻觅候鸟的踪影了。”

  当地发现中华秋沙鸭,甘甜见证了这个过程。“当天,我们几人回家时路过江边,突然听到水面有声响,于是赶紧用灯光照射,发现一只造型奇特的候鸟在水中扑腾,似乎受了伤,不能飞走。我们便将该它救上岸,在网上搜索后,才知道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

  一直到现在,当地村民仍在用行动保护这些弱小的精灵,避免它们遭受天灾人祸。“几十年了,我身边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地在保护这些候鸟,一代一代相传下去。大家在救助受伤候鸟的时候,都怕它们遭遇某些人的伤害,但这么多年了,也没听说过谁伤害过这些候鸟。”

  生态绿洲 琵琶镇成“候鸟天堂”

  “八年前的二月份,紧邻琵琶镇的一片河面上,曾出现过上千只野鸭同时飞临,引得不少村民都争先恐后地去围观。”甘甜介绍,在江边休憩的候鸟多在白天出现,每到傍晚便会飞走,第二天又会回到岸边觅食,最多的时候则出现在冬季。

  琵琶镇的这片地域,背靠青山岭,面朝沱江河,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候鸟在此驻足休憩。据介绍,自贡市处于中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的中线,众多雁鸭类、雀行类候鸟过境,而候鸟在迁徙途中对自身体力、停留环境要求极高,这里到底有何独特魅力,能够吸引候鸟停留呢?

  在当地的江面上,有一座小岛坐落于河中央,被当地村民称为上中坝。每年冬季到第二年三月,都会有大量鸟类在岛上停驻,当天气转暖后,便会回到北方。郑万礼说,琵琶镇紧邻沱江河,每年雨季洪水多发,沿岸土地常被淹没,洪水带来的沉淀物也使土壤变得肥沃。以前,每当洪水退去,村民都会在此种庄稼,收成还很不错。“后来,洪水带来的大量碎石,不断在这里堆积。同时,土壤被冲入河水,沿岸变得坑坑洼洼。时间久了,两岸都不再适合种植。再后来,更多的人外出打工,田地也因此荒芜了。”郑万礼说,自从土地撂荒后,便少有人在此走动,候鸟不受打搅,久而久之便越聚越多。而江中的上中坝,更成为候鸟们休憩的天堂。据市林业局保护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候鸟在迁徙途中,对体力、环境的要求非常高,琵琶镇境内沿沱江河及青山岭有大片的森林、湿地,是候鸟迁徙途中极好的休憩场所,更是天然的食物获取地。所以,琵琶镇上中坝一带的这片生态绿洲,成为“候鸟天堂”便不足为奇了。

  绿地行动 自贡生态环境大大改善

  “我们有远近闻名的青山岭森林公园,大片的森林植被,是保持生态持续良好的保证。”据琵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护富顺境内的这片绿洲,相关部门规定严禁乱采乱伐,同时建立护林小组,对青山岭进行保护,通过多年来的保护,成效明显。

  该负责人表示,近些年,琵琶镇大量种植笋竹、甜橙等经济作物,不仅增加村民收入,对当地自然环境也有明显改善。“笋竹、甜橙的种植,对当地气候、水土均起来积极作用,自然环境较此前有了显著改善。村民也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只要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都会及时向林业部门和政府报告。这些年,没听说谁家私自猎杀、食用野生动物。”

  “上中坝一带,历来的生态环境都很不错。”市林业局保护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2年自贡实施“绿地行动”以来,投入绿化建设资金约23亿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4.7%。绿地率达35.4%,绿化覆盖率达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4平方米,2013年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刘恪生 摄影报道

  • 上一篇:达州市遇到今年首次白天如黑夜现象(图)
  • 下一篇:千名师生角逐书画 培养“小石鲁”仁寿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