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牛年说牛丨巴蜀民俗专家袁庭栋:在天府广场曾经有片牧场

时间:2021-02-17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景象当年在成都也能看到。“你相信吗?成都市中心当年还有一个牧场哦。”巴蜀民俗专家袁庭栋笑着说,好多成都人肯定做梦都没有想到,成都以前有个牧场,就在天府广场。

天府广场还能放牛啊?真的是还能放牛。为什么呢?袁庭栋解释道,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描述“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说起最具有代表性的成都的老地方,袁庭栋认为是皇城(今四川科技馆、天府广场一带)。皇城的称呼由来已久,而且一直沿用到20世纪60年代。袁庭栋说:“我在四川大学读书的时候,老成都人都还把这一带叫作皇城。”皇城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这里曾经是前蜀和后蜀两个小朝廷的皇宫,所以称之为皇城。明末清初毁于战火,清初重建时,并未恢复皇城的建筑,而是在其旧址上修建了供科举考试用的考场,当时称为贡院。彼时,除了贡院外,皇城附近一片空旷,人们把这片空地称为皇城坝,并在坝子里放牧牛羊。

那时的皇城坝,就是今天天府广场这一带,在当时还是一片比较荒凉的地区,在清代《竹枝词》中,有几首都提到了,一到傍晚,就看到一群群牛羊在这里吃草。

皇城除了历史悠久,还是近代教育的发祥地。1917年,皇城内的建筑与皇城附近的贡院街、三桥北街、东西御河沿街一带因战乱被焚毁。自此以后,皇城就成为了办学的场地,先后有四川优级选科师范学堂、四川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师范大学、成都大学等在这里开办。1931年,成大、高师与公立四川大学合并组成的国立四川大学成立,这里是校本部和文学院与法学院的所在地,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大学迁往峨眉山办学为止。

本报记者 王嘉 段祯

  • 上一篇:新春走基层丨走访海窝子古镇:住民宿游古镇 感受"从前慢"
  • 下一篇:成都:银行春节服务“不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