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习习春风暖天府・新征程新作为】“培训小镇”带动旅游发展 映秀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时间:2021-02-17

image.png

杨云刚和爱人正在为游客准备食物

image.png

杨云刚向游客介绍博爱饭店招牌菜

image.png

映秀镇

image.png

映秀镇

image.png

映秀镇

image.png

映秀镇

image.png

映秀镇博爱新村饭店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10日讯(记者 文骥)2021年2月7日,农历腊月二十六,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

这一天,阳光明媚,在汶川县映秀镇东莞大道上,大红灯笼早已高高挂起,彩旗卷着丝带飘在半空,居民们惬意地躺在椅子上晒着太阳。博爱新村饭店,就位于这条路的一个交叉口位置,一栋三层楼高的羌式现代民居,古朴宁静中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走进店内,店主杨云刚正在给熏好的腊肉做烧皮、清洗工作。每年的这几天,杨云刚都要提前准备好这些材料。春节渐渐临近,豆花店即将迎来客流高峰。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映秀镇视察时曾来到店前,关切询问生意好不好,一年能挣多少钱。三年过去了,新春又将至,老杨过得怎么样?映秀镇又有了哪些新变化?

“喂,老杨,我们打算明天到你的店里吃饭,菜整巴适哦!”在东莞大道上,杨云刚的饭店独树一帜,回头客不少。

2月7日一早,杨云刚便开始在院子里给腌制熏好的腊肉做烧皮、炒制。见有客人到店,他不慌不忙地脱下手套,招呼客人们入座。他说,店里的很多工作,家人都能帮忙,但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熏腊肉、炖蹄花等,还得亲自把关。

在店里熏腊肉的地方,放着锯木和陈皮,房檐上挂满了香肠腊肉。杨云刚一边工作一边说,腊肉不“秋”(熏)不好吃,“秋”完后,还得烧皮过水......这些心得,他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做餐饮得有真材实料,得用心维护好口碑和味道,生意才能更红火。”

在这个小镇上,杨云刚的饭店现在已成为游客的“打卡点”,不少人进店后的第一句话往往是,“老板,来个幸福酥肉和带劲豆花,再来点儿老腊肉……”对于这两样“看家菜”,他颇为得意。

“现在,我们的幸福酥肉、带劲豆花远近闻名。幸福酥肉不久前还被评为映秀镇2020年度‘十大特色菜’。”跨过2018年来到2021年,饭店的经营收入翻了几番。

和杨云刚一样,在映秀镇,当地不少老百姓都吃上了“旅游饭”。

“我是映秀镇的老百姓,这几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现在旅游业起来了,相信我们以后的生活会更加美好。”映秀镇尔玛客栈老板杨和英说,最近几年,映秀镇的餐饮、民宿行业发展很快,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带劲。

2018年,总书记在映秀镇考察时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汶川县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力建设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积极打造“培训小镇”,大力培育培训产业、发展培训经济等,来映秀学习、参观、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

“人气有了,老百姓赚钱的机会就多了。”映秀镇党委书记欧旨勇说,“现在我们是几条腿走路。搞培训小镇,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阿坝雪山草地分院要在映秀设点,博鳌亚洲论坛防灾减灾分论坛也要放在映秀。以后光是到映秀培训的学员一年就有望达到15万人次。”

一边搞培训、发展旅游,一边兼顾种植、搞香肠腊肉加工厂等集体经济,既丰富了旅游市场供给,也让群众受益。去年,映秀搞培训赚了3000多万元,给入股的百姓分了160多万元。

杨云刚则参加了镇上停车场修建入股,“只投了两万元钱,年年都要分到2000多元。”新的一年,他的愿望是:希望家人平安健康,社会和谐幸福,自己的生活和饭店的生意也能继续红火,欣欣向荣。

(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大红灯笼高高挂 成都红红火火迎新春
  • 下一篇:全国脱贫攻坚拟表彰对象公示 四川98名个人和74个集体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