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成都青羊区:河长牵头 全区河流网格化管理

时间:2017-04-18

整治后的摸底河,沿岸绿树成荫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当前,成都着眼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作为中心城区,如何为市民创造更多绿色福祉?记者昨日从青羊区获悉,为进一步完善全区河道管理体制,促进城市生态转型升级,探索建立城市河道“共管、共享”机制,促进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提升,该区制定了《成都市青羊区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在该区管理的主要河流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

  在区管主要河流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仅仅是青羊区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工作大局,一边思考如何精准确立自身发展的功能和目标定位,一边厚植绿色发展根基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全力推进“宜居水岸”建设、加快推进环城生态区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青羊区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到2020年,全区水网体系基本完善

  水系、岸线、通道、绿化“四通”基本形成

  根据制定的《成都市青羊区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工作方案(试行)》,青羊区将按照“三级党政、四级管理”河长管理体系要求,根据河道水系及管理体系,实施按河道级别和河道所在地相结合的多级河长制,覆盖全区所有河道、渠道。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总河长,统领全区河长制管理工作,统筹协调重大问题,并亲自担任区内府河流域、南河流域区级河长。区政府有关领导分别担任区内江安河流域、清水河流域、摸底河流域区级河长。区内河道及其渠道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流域所在地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担任街道级河段长,社区书记、主任担任社区级河长。

  除了建立三级党政河长制外,各街道还将聘请5-10名专(兼)职河道管理员。河道管理员负责所管片区内河道日常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制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乱采乱挖、乱搭乱建等行为,保护和管理沿河设置的界桩、宣传牌、管理牌,配合查处违章违法行为,及时上报和反馈工作情况,确保河道行洪通畅、安全运行、环境清洁。

  根据《方案》,将在河道沟渠显著位置设置河长公示牌,公示河长姓名、职责、河道沟渠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方案》指出,到2017年底,全区河道沟渠实现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各项配套制度基本健全,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全区水网体系基本完善,水系、岸线、通道、绿化“四通”基本形成。到2025年,“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的水生态体系基本建成。全区主要江河重点区段堤防达标比例不低于80%,全区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

  据悉,青羊区将把河长制管理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作为各成员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及有关成员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青羊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河长制管理,进一步明确区级各有关部门、街道及区级国有企业职责,落实各项河道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街道、社区职能,强化社会监督力量;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意识,营造共同参与河道管理的良好氛围。

俯瞰整治后的摸底河,灿烂的阳光下,河面波光粼粼

  到2025年,“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的水生态体系基本建成

  全区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

  4月15日,周六,骤然升高的气温,让午后的人们有些困乏。午休过后,青羊区青羊上街398号院的街坊邻居们拎着水杯,陆续聚到河边的树荫或是凉伞下,下棋、打麻将、摆龙门阵,笑声、争执声、起哄声,伴着摸底河的流水声飘向远方,午后的困乏也随之远去。

  问到摸底河的变迁,老人们来了兴致。74岁的王大爷是土生土长的老成都,在摸底河边长大。“小时候河水很清,村民们都在河里洗衣服、洗菜。”69岁的李婆婆也回忆说,“去河里随意掀开一块石头,都能抓到螃蟹或小鱼小虾。”老人们的下一代也加入讨论,“不知不觉河水就变脏变臭了,经过治理,现在有了较大好转。”

  受到污染的摸底河,正在重新变得清澈。按照《青羊区“宜居水岸”工程总体工作方案》,该区计划于2019年7月前完成摸底河等13条河渠的“宜居水岸”整治工程。如今,青羊区已拆除占用摸底河等河流堤岸的违建17处,打通了阻断节点,剩余13处侵占河堤通道的居民小区,拟于“宜居水岸”工程实施时同步整治。此外,正在开展送仙桥古玩市场临河围墙和市场内部违建的拆除工作。结合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青羊区还通过管网纠错、管网疏掏、执法纠错等措施,对饮马河、西郊河、摸底河等3条河渠的黑臭水体实施了截污治理,治理下河排污口21个、排水户104户,污水下河直排量有效减少,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投入资金100万元,对上述河流集中开展岁修清淤,清理淤泥1.16万立方米。

  青羊区相关人士指出,接下来,该区将启动摸底河区级示范段施工招标,计划年内完成工程总量的60%,2018年整体完工;完成苏坡支渠、苏坡排洪渠、肖家河、清水河(万寿桥至东坡南一路段)、饮马河等6条河渠的整治方案设计,计划今年下半年启动工程施工,2018年整体完工。

  到2025年,“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的水生态体系基本建成。全区主要江河重点区段堤防达标比例不低于80%,全区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让王大爷、李婆婆等老成都倍感高兴的是,随着下河口截污治理、河道清淤和生态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摸底河将基本实现河水自净功能……记忆中“鱼翔浅底,白鹭翻飞”的摸底河,将再次回到人们眼前。

  而对于青羊区清水河附近的居民来说,美好的场景已经展现在他们的眼前,他们最近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到清水河边晨练散步,“现在清水河周边环境真的太好了,河水清澈、河堤整齐、绿树成荫,完全就是一个绿色生态的公园!”与此同时,串联了杜甫草堂、浣花溪、文化公园、宽窄巷子等成都著名景点的西郊河,则将通过系统性改造凸显成都古城格局和历史文化,打造成集生态休闲、景观展示、市民游憩于一体的古城水文化体验长廊。在不久的将来,西蜀水乡“家家流水,户户垂柳”的盛景又将重现于眼前。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把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追求

  贯穿到城市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强调成都要努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这标志着成都将更加肩负起全国全省大局发展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心城区的青羊,如何在成都的大格局中找到各项具体工作中自己的“小目标”?

  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青羊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追求贯穿到城市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加快推进环城生态区、中央公园、金沙湖、百仁公园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发展立体绿化,打造绿色街区、园区、小区;加快实施西郊河、饮马河、摸底河等河道“宜居水岸”工程,实现水系、岸线、通道、绿化“四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大气、水环境污染治理,实施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完善城市立体生态……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人居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在环境优美、舒适便捷的城市里,抬头就能看见蓝天白云,蜿蜒的河水从城中静静流过、清澈见底,街道干净整洁,看不到烟头和白色垃圾。为“真正把成都建设成为人才向往、市民热爱的幸福城市”,青羊区正撸起袖子加油干,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突破,着力构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现代城市生态格局,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约上三五好友,在杨柳依依、微波荡漾的摸底河、西郊河、清水河畔喝一杯盖碗茶。入夜时分,乘船顺流而下,徐徐拂面的微风中,袅袅琴音若隐若现,恍若时光倒流,回到了千年前那个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诗画成都。如此美妙的场景和画面,光是想一想已经让人无比惬意,更别说这样美好的憧憬即将成为现实。

  本报记者 赵一

  图片由青羊区委宣传部和青羊区城管局提供

  

  • 上一篇:天府大道由北向南出城辅道明日起封闭施工
  • 下一篇:成都高新区3年建成8条绿色水系走廊 实现水岸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