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四川行

时间:2020-07-04

本报讯(记者 寇敏芳)带动村民奔康的种植大户、热心邻里事务的调解员、为社区默默奉献的志愿者……6月28日,眉山市彭山区果园村举办庆“七一”表彰活动,为村里优秀党员颁奖。据了解,果园村已连续10年开展此项活动。

日前,由中宣部统一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四川行活动第一站来到果园村。该村坚持“红色”先锋引领“绿色”产业,全村葡萄产业产值已过亿元,村民过上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幸福生活。

此次大型主题采访报道四川行活动中,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等20余家中央、省直媒体的记者相继在四川8个市、32个点位进行采访报道。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记者们围绕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民主法治、社会民生、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分别沿“眉山、资阳、德阳、成都”“遂宁、广安、南充、巴中”两条线路行进记录。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个个小康故事生动鲜活。在眉山市果园村,果园里的葡萄改变了贫困户刘霞的生活, 曾经自卑的她当起了老板,家庭年收入达到25万元,实现脱贫奔康;在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资阳片区,建设工地热火朝天,产业孵化中心已具雏形,附近的成资大道已铺平路基,村民享受着同城化带来的便利生活;德阳市旌阳区高槐村,新农人返乡创业开办乡村“咖啡店”,昔日的贫困村变为“网红村”;在成都东部新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既是城市天然绿色屏障,又成为村民致富奔康的新引擎;遂宁市船山区镇江寺街道,海绵城市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老城市民过上了“路平、水通、灯亮、景美”的新生活;广安采取政府回购模式,将小区内的民办幼儿园变为公办幼儿园,缓解了市内东南片区公办幼儿园“入园难”问题;在南充市阆中市王家嘴社区,残疾人手工艺品编织基地让身有残疾的刘洪找到自身价值,一针一线织出幸福生活;在巴中市恩阳区万寿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等,曾经的贫困村面貌大变,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参与采访的记者表示,作为记录者,展现每一个追梦者的精神、讲好每一个奔康故事是此行最大的责任和收获。“我在成都东部新区采访了几位当地百姓,真切感受到成都‘东进’给城市、乡村、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光明日报记者安胜蓝对成都城市发展深有感触。中国青年报记者王鑫昕则把目光聚焦在乡村振兴上,“高槐村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来创业,让乡村呈现全新的风貌和活力。”


  • 上一篇:评论:携手开启我们的小康生活
  • 下一篇:《蜀道风流》第三集《咫尺匠心难》播出 几百代蜀人匠心凿就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