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汶川215名贫困户当上护林员 解决就业又增收

时间:2017-04-17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15日讯(伍排勇 记者 雷兹)清明时节刚过,汶川的高半山村迎来了忙碌的春耕生产,家住绵镇半坡村的村民杨树兵这些天特别忙,每天他都会骑着摩托车到几公里外的半坡山上“巡逻”。“老百姓种地,喜欢烧地里的荒草,这样容易引发山火。”作为一名持证上岗的护林员,杨树兵对现在的工作特别负责。

  半坡村地处绵镇高半山,全村共91户340人,是今年汶川县计划退出的16个贫困村之一。全村拥有耕地面积450亩,荒地面积8500余亩,林地面积约4066亩。近年来,半坡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村民回乡发展适合高半山村种植的青红脆李,全村李子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余亩。

  杨树兵因家里有年迈多病的母亲和两个孩子读书,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为帮助杨树兵一家脱贫,村里经过集体商议,将护林员的工作交给了杨树兵。

  现在,杨树兵每天在巡山的同时,还可以在山上照看自家的9亩李子树。“一年护林员的工作有7200元收入,今年爱人又在高速公路扫地,也有固定的收入,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脱贫后杨树兵更充满了干劲,而更让他高兴的是,他家的李子树已经陆续试花挂果,今后的收入还将陆续增加。

  去年,半坡村完成了含杨树兵家在内的3户12人脱贫任务,今年还要完成8户17人脱贫。目前,半坡村在脱贫攻坚中,11户贫困户有8户都设置有公益性岗位,其余贫困户也通过政策兜底、发展产业等将达到脱贫目标。

  “把森林资源管护和生态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既保护好了森林资源,又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让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汶川县环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汶川县共有215名贫困户担当起了护林员职务。

  据了解,按照“南林北果”的产业发展模式,汶川在南部地区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林下种养殖等富民产业,不断带动贫困户用好用活资源优势,北部地区则通过发展特色水干果,在实现当地群众增收的同时,还绿化了山川,搭建了绿色脱贫致富之路。

  • 上一篇:计划植树超14万株 甘孜县今年将完成造林1.2万亩
  • 下一篇:四川20余万人报考4月自考 全省设172个考点51651个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