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代表委员建议:设立西部人才专项和教师教育人才基金

时间:2019-03-12

设立“西部人才专项”

做法:国家主要人才计划(项目)在不降低评选条件的情况下,从入选比例和支持力度上向西部地区倾斜。

作用:从国家层面让处于成长期的青年人才感受到认可和希望,让长期服务西部的优秀人才感受到温暖和荣誉,激励广大优秀人才投身西部建设和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院长 曾芳

设立西部教师教育人才基金

做法: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师范院校的投入力度,设立西部教师教育创新人才基金。

作用:从“外引”和“内稳”两方面给西部师范院校的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障。让中东部的高层次人才愿意到西部来工作,从西部成长起来的高层次人才愿意长期扎根于西部

全国人大代表、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蔡光洁

西部地区的发展要迎头赶上,把握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在某些领域肩负起领跑者的重任,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如何吸引人才“西部飞”?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来自四川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这个问题,提出在国家主要人才计划(项目)设立“西部人才专项”,设立西部教师教育人才基金为“外引”“内稳”提供保障等建议。

建议 1

在国家主要人才计划(项目)中 提高西部的入选比例和支持力度

西部发展亟需更多高层次人才助力,已是社会共识。近年来,来自四川、宁夏、陕西、贵州、云南等多个西部省份的代表委员提到“招不来,留不住”的西部人才困境,也曾就解决这个困境建言献策。

“去年底,全国政协青联界别组织我们到西安、合肥等地,围绕建立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等进行调研。调研中,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反映,海外引进的优秀人才‘稳不下’,自主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留不住’。其实不仅是陕西和安徽,身在四川,我也有类似的感受。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院长曾芳分享了一组数据:西部12 个省市自治区常住人口数约占全国的27%,西部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的科技人才总量也将近全国的四分之一。但据她统计,近五年来,西部地区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者的比例仅占全国的8.40%,入选“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者仅占全国的9.36%,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者仅占全国的入选12.79%。而近三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的西部学者仅占全国的10.51%。

“入选的比例少,不是因为西部人才的水平低、实力弱,而是因为不少西部人才专研的领域相对小众,不那么受重视、受关注。难以获得与东部地区相同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扎根西部的决心。”因此,曾芳建议,设立“西部人才专项”,“从国家层面让处于成长期的青年人才感受到认可和希望,让长期服务西部的优秀人才感受到温暖和荣誉,激励广大优秀人才投身西部建设和发展。”

具体而言,她建议,在国家主要人才计划(项目)中,设立“西部人才专项”,在不降低评选条件的情况下,从入选比例和支持力度上向西部地区倾斜。比如,充分考虑区域劣势和学科特点,将西部人才的入选率提高到20%左右;实施“西部优秀人才支持条件倍增政策”,对选择到西部地区工作的国家人才计划(项目)入选者,按照原有支持力度150%的比例给予支持(奖励),并要求享受“倍增”的人才至少在西部地区连续工作两个聘期(管理期)。

此外,曾芳还建议,设立“西部优秀人才荣誉津贴”。对于扎根西部、勤勉工作并确有建树的优秀人才,在国家层面给予褒奖。“让真正扎根西部的优秀人才感受到关怀和荣誉。”

  建议 2

大力支持西部师范院校发展 补强薄弱地区教师供给侧短板

不同于曾芳以国家人才计划和人才项目为切口“横向剖开”,全国人大代表、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蔡光洁在自己投身的教师教育领域来了“纵向一刀”,切口虽小,现象和问题却有普遍性。

“教育强国的建设,强在‘公平而有质量’的目标内涵。”蔡光洁认为,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大中小学教师资源严重不足,与我国教育事业朝向平衡而充分发展的目标极不相符。同时,西部又是重点扶贫区域,教育是解决西部贫困、维护安定团结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素。西部地区各师范院校,在本区域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承担并发挥着供给主体作用。然而,由于长期受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西部师范院校学科和专业平台建设基础薄弱,尤其在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劣势更为突显,成为我国西部教师资源供给侧短板。

蔡光洁分析,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东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实力有差距,财政资金对各省师范院校的教育投入力度也差距悬殊,这在主要依靠省级财政拨款的省属师范院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近几年,西部各地方师范大学生均拨款基本在1.5万元以下;而东部省份师范院校生均拨款普遍达到2万元以上,北京和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师范院校更是达到了生均3-5以上万元。另一方面,西部地方师范院校拿到的中央财政经费支持也偏少。

过去由于师范院校办学经费吃紧,普遍通过增设专业、扩大招生来促进发展,各地都掀起了“师范院校办综合性大学”的浪潮,但精力和资源都分散之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失去本位、优势退化”的问题。最让蔡光洁感到担忧的是,“学校、专业缺乏吸引力,个人薪酬及子女教育等配套跟不上,甚至想当‘博导’‘硕导’都没什么工作站……可以说,如今在激烈竞争之下,西部师范院校对人才,尤其是对高层次人才,内培、外引都很难,东西部人才结构失衡的情况或将加剧。”

为此,她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在西部地区扩大省部共建师范院校的规模,多给西部师范院校一个助力。她介绍,十八大以来,全国有17所师范大学纳入省部共建,其中仅有5所在西部,即新疆、云南、广西、贵州、西北等5所师大。但四川、西藏、青海、宁夏等省份,不但本身教师教育资源就短缺,还肩负着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重任,“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来思考,解决西部教师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已迫在眉睫。”

第二,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师范院校的投入力度,设立西部教师教育创新人才基金。蔡光洁说,过去也有中央财政对西部的高校人才支持政策,但都是面向所有专业人才,而非面向教师教育人才,作用有限。她认为,通过设立西部教师教育创新人才基金的方式,能更有效地从“外引”和“内稳”两方面给西部师范院校的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障。“让中东部的高层次人才愿意到西部来工作,从西部成长起来的高层次人才愿意长期扎根于西部,这样才能让西部师范院校更好地回归其教育本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补强西部地区教师资源匮乏的短板,进而促进西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成都晚报-成都发布记者 薛欢 北京报道

  • 上一篇:于会文:生态环境保护“一号工程”将从成都平原扩容到川南
  • 下一篇:改革激荡春潮涌 治蜀兴川风正劲――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开放日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