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川网会客厅】全国政协委员许强:建议利用地震台网开展地质灾害速报

时间:2019-03-05

全国政协委员许强寄语2019全国两会

赴京参会前,全国政协委员许强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专访。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5日讯(川网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梁鹏 摄影报道)今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强调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报告提到,要做好地震、气象、水文、地质、测绘等工作。

“昨晚十点过收到我们系统自动发送的滑坡红色预警信息,12点过后滑坡发生,又一次提前两小时成功预警甘肃黑方台的一处小型滑坡。随着成功预警案例和科学观测数据的不断增多和积累,预警系统的不断完善升级,提前预警滑坡的信心更足了。”3日晚,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发布了一条朋友圈。作为一名来自科技界的全国政协委员,许强表示:“我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步。”而这,正是去年一年,他履职的重点。

去年履职成效显著: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系统

2月26日下午3点,四川新闻网记者在成都见到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许强时,他正在位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办公室里忙碌着准备今年的提案。就在许强前往会议室准备接受采访时,他遇到实验室的一位老师,两人就新近发现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一番交流。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许强提出了“关于大力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建议”、“减轻教育负担,提高二孩出生率”、“充分利用新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三个提案。许强说,他最看重的提案是充分利用新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这个建议。

许强介绍,我国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广、防范难度大,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先后通过开展地质灾害详查、排查和汛期巡查,并建立了完善的群测群防网络,在我国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多起灾难性地质灾害事件都因具有高位、高隐蔽性特点,依靠传统手段已很难提前发现灾害隐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目前已有一些高新技术可用于地质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和提前发现。

因此,许强建议尽快引入现代多地观测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体系,并强化专业监测预警,以此实现对灾难性地质灾害事件的主动防范,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我在这个建议方面花了很多功夫,也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许强说,过去的一年当中,他也是重点结合这个建议开展履职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空-天-地一体化的地质灾害的隐患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系统已经在贵州、四川部分地区使用,通过这套系统,我们在贵州新发现了2000多处地质隐患、在四川新发现了840处地质隐患。”

而让许强最为自豪的是,就在今年2月17日,这套系统提前约一个小时对贵州省兴义市龙井村9组滑坡进行了成功预警,因现场根据预警信息提前对人员实施了疏散撤离,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我建议建立的这套系统,目前也得到了业界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和重视。”许强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去年也是认真履行了全国政协委员的职责的。”

今年带来两个提案:一个宏观 一个微观

去年的提案得到认可和重视后,也给许强带来了更大信心。今年,许强结合自身工作,准备提交“利用国家现有地震台网来进行大型地质灾害的速报”以及“建立多灾种系统”两个提案。

许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地震台网建设有力,地震发生后很快就能进行速报。而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利用地震台网进行地质灾害的速报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成熟,“因此,我提出这个建议,希望能由此推动这个事得以实现。”

对于建立多灾种系统这个提案,许强表示,多灾种预警系统是指对地震地质灾害、山洪泥石流、气象灾害都能进行预警的一个系统。“建立多灾种预警系统,可以将资源、数据、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整合,杜绝在资源、数据、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浪费。”

许强告诉记者,这次两个建议一个是微观上的建议,一个是宏观上的建议。之所以提出这两个建议,也得益于去年国家机构改革。“去年国家机构改革,成立了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很多以前由几个部门分管的事情,现在集中起来由一个或者两个部门进行管理,这样也就给这两个建议的实施带来很大的管理上的便利。”

“我是来自科技界的,所以我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科技知识来推动这个行业的进步。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建议,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进步,让地质灾害少给甚至不给人民群众的安全带来威胁。”许强说。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成都地铁开展快闪活动 共讲“我身边的雷锋故事”
  • 下一篇:“钟南山院士工作站”落户成都市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