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优质干部资源向治蜀兴川主战场集中

时间:2017-04-16

  本报记者 陈婷

  从3月初到3月中旬,仪陇县委书记陈科带队先后两次到回春镇曹家山、金鼓包、阆仪桥等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导工作。3个月前,陈科当选为南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提拔后仍继续兼任现职,这是省委把优质干部资源向治蜀兴川重点领域集中的重大举措之一。

  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统筹事业发展需要、班子结构需要和干部成长需要,加大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干部交流力度,不断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和整体功能――透过临近尾声的四川省新一届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工作,可见省委的选人用人导向。

  因事择人 紧扣事业发展选干部

  梳理贫困县新任班子成员,88个年轻的新面孔出现其中,他们的职务都是主抓扶贫工作的副书记。

  以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事择人、用人治事,我省紧紧围绕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等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2016年5月,省委出台意见,明确在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地区县乡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正职、专职副书记、政府分管副职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相对稳定,换届调整后原则上不调整岗位,不脱贫、不摘帽、不换人。对表现特别优秀、实绩特别突出的贫困地区县乡党政正职,可提拔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但仍要继续兼任现职,并把主要精力放在脱贫工作上。这一规定,覆盖了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

  差异选配 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断提升

  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定位、基础条件和不同部门的职能职责、行业特点等,我省将各级领导班子选配的各项要求科学集成为班子结构模型,以要素最优搭配实现功能结构的最优化,从而推动班子从同质化配备向差异化配备转变、从单纯注重政策性结构向更加注重功能性结构转变,增强班子整体功能。

  围绕功能结构模型,着力选优配强“一把手”。在去年的换届中,全省跨市(州)统筹选派21名优秀干部担任党政正职,跨县(市、区)统筹选派73名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96.2%的县党政正职有乡镇党政正职或县党政班子成员任职经历,95.6%的乡镇党委书记有乡镇领导岗位经历。

  着力提升领导班子的专业化水平,全省各地结合乡镇换届选优配强3298个辖有贫困村的乡镇党委书记,其中有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城镇建设等专业背景的占34.2%,比换届前提高13.5个百分点。同时,116名金融干部被选派到市县挂(任)职。

  能者上庸者下 “实绩说话”激发干事动力

  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省委着力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干事创业。

  加大正向激励干部力度,我省在县以下机关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促进干部资源向基层、向偏远地区和艰苦地区倾斜,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去年以来,我省对中央、省委表彰的20名优秀县委书记,省委表彰的100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中符合提名条件的79名干部予以提拔重用,选拔1124名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加大考核力度,鲜明提出摘不了“穷帽”就摘“官帽”。我省制定脱贫攻坚年度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机制和差异化考评指标,提高减贫、民生、生态等指标权重,并抽调2500余名干部分赴88个贫困县开展考核验收抽查。

  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迅速制定出台《调整不适宜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干部实施细则》等文件,把工作激情减退、能力素质不适应、办法不多、口碑较差等“四类问题”作为调整“下”的主要方向,细化明确10种不适宜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形,及时调整56名不适应脱贫攻坚任务的干部(其中按中央规定和程序对部分不适宜贫困县党政正职进行了调整),调整贫困村第一书记1946名,调整撤换不称职贫困村党组织书记397名,推动形成“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良好导向。

  原标题:优质干部资源向治蜀兴川主战场集中

  • 上一篇:增强“四个意识” 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 下一篇:四川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真学深学 以学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