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泸州古蔺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推荐特色农特产品

时间:2018-09-08

打谷子比赛

四川新闻网泸州9月7日讯(丁政鑫 朱茂 记者 岳东)9月6日,泸州古蔺县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凤凰村天台贡米、稻花鱼推介活动在该县德耀镇举行。

现场推介

“中国农民丰收节”于2018年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是中国农民自己的节日。德耀镇党委书记刘云刚介绍,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也迎来“天台贡米”的丰收。“以前各家各户分散种植,水稻品种各式各样,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为此,德耀镇党委政府通过土地流转,对境内3万亩良田统一打造,大力挖掘‘天台贡米’文化,优选水稻品种,进行科学种植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并积极借鉴先进管销模式进行包装、销售,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价格,使每亩良田平均增收1500元到2000元,让老百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刘云刚说。

凤凰村梯田

记者了解到,德耀镇凤凰村海拔520-1200米,全村日照充足,水源丰富,具有种植优质水稻的优势环境。相传,在明朝初期,奢香夫人为改善百姓生活条件,借鉴《王桢农书》中梯田改造方法,在今德耀凤凰、柏坪境内实施坡改梯,选择优质水稻种植,碾米煮饭,米仍“质白如玉,颗形如梭”,饭则“质软不腻,清香四溢”,粥则“汤稠香浓,回味绵长”。而如今,凤凰村共种植水稻2300余亩,种有丰优1号、泰优湓3号、旌优127号、台湾有机稻等品种,素有“天台贡米”之称。

随着天台贡米的丰收,凤凰村稻花鱼也长至1-2斤大小。据相关养殖人介绍,“稻田养鱼,一水两用”实现了“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稻田养鱼项目使农户们减少使用化肥、农药,既降低了种殖成本,又杜绝了田间化肥、农药残留污染,产出了生态环保的高山水稻、稻花鱼,价格优势十分明显。(古蔺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高质量发展看四川】问计问需 四川工商系统1个半月助企解决难题1523件
  • 下一篇:宁夏旅游推介团走进“天府之国” 再掀“塞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