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四川出台爱警暖警十条措施 解民警后顾之忧

时间:2018-09-01

  对民警有呼声、有期盼的十个问题逐一落实解决路径,包括假期民警子女看护、加强执法权益保障等

实行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一人一档制,对有心理健康疾病、重大心理危机的民警,做到及时跟进辅导和救助

本报记者伍力王欢

8月20日,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暑期“安心童趣园”内热闹非凡,孩子们围在一起做游戏。记者注意到,活动室地面铺有缓冲垫,墙上贴着卡通壁纸,各类书籍和玩具整齐排列。“我们是双警家庭,工作很忙。孩子在这里有小朋友一起玩,还能学到知识,解决了暑期看护的大难题,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工作中。”该分局民警赵甲说。接下来,各地公安机关将借助并运用社会力量,采取民警个人适当出资的方式,在一级勤务、寒暑假期间普遍提供民警子女看护服务,解决民警后顾之忧。

落实爱警暖警,关键在于细节。日前,《四川省公安机关爱警暖警十条措施》(简称《措施》)正式出台,该《措施》对民警有呼声、有期盼的十个问题逐一落实解决路径,包括假期民警子女看护、落实民警年休假制度、拓展民警救助机制、加强执法权益保障等。

省公安厅政治部队建处负责人介绍,为让《措施》更有针对性,前期省公安厅的5个工作组对全省21市(州)公安机关进行了调研,“从小处着手,不追大求全,每条措施都较为具体实在,让民警有认同感。”

畅通因公负伤民警就医“绿色通道”,是民警非常关切的问题之一。7月11日,小金县宅垄乡境内发生泥石流,当地派出所3位民警前往事发点途中,警车被石头砸中,3人不同程度受伤,当天下午就转院至成都检查、治疗。“近年来,我省每年都有上百名因公负伤民警,畅通救治渠道是每个民警的心声。”上述队建处负责人表示,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的“绿色通道”还停留在文件中,因此《措施》提出,必须有专人管、专人做,建立医院常态联系机制。

心理健康保障也是民警关注的问题,尤其在地震、泥石流、火灾等重大灾害后,开展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非常重要。《措施》明确,建立一支由医疗机构、公安机关内部心理健康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各市(州)、县(区)公安机关全面建立民警心理健康中心(站),配置专兼职工作人员,实行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一人一档制,对有心理健康疾病、重大心理危机的民警,做到及时跟进辅导和救助。

《措施》还提出,做好依法打击袭警等违法犯罪、民警依法履职免责、不实举报澄清等工作;建立爱警暖警信息平台,定期收集发布惠警暖警信息,并提供政策和办理流程咨询。

  • 上一篇:四川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 下一篇:从严治警 四川公安出台民警日常违规行为记分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