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推行“街长制” 城市管理更精细

时间:2018-08-25

□黄陶旭本报记者郭静雯

一块牌子,几个人名,几串电话号码,一条街道就从此有了管事儿的“主人”。这是资阳市城市行政执法局牵头联合多部门,自去年10月起全面推行的“街长制”。

所谓“街长制”,就是将各片区按路段划分为若干道路网格,由街道居委会主任担任道路管理街长,负责道路沿线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制度。其本质是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进而延伸管理触角,让城市治理更有成效。

资阳选定城区18条街道作为示范街,以点带面,逐步向城区61条主干道扩展。目前,资阳城区共安排72人负责具体岗位、落实相应职责,已受理和处置市民诉求4268件。

省去中间环节一步到位

长期以来,资阳城区的街道主要由三方进行共同管理,包括城管执法队员、环卫工人以及街道所在社区。不过,一旦出现不在三方职能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往往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例如街面路灯坏了,应该由市政部门来处理,但碍于程序,上述三方无法直接告知市政部门,只能将信息反馈给上级部门,再由上级部门发函到相关职能部门,最后由职能部门派遣人员进行处理。这让本来简单的一件事变得繁琐,且在走程序过程中时有不了了之的现象发生。

去年10月,资阳城市行政执法系统组织人员前往江苏徐州学习城市管理先进经验,将“街长制”带了回来,并在资阳18条街道试行。

8月17日,记者来到广场路(南段),在公交站牌边、街道的显眼位置立着一块蓝底白字的公示牌。牌上街长、包街干部、环卫负责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管理标准都写得清清楚楚。

三贤执法大队副队长、副街长唐毅当天正当值,与他一同负责该条街道的还有街道办、交通部门、环卫部门的负责人。唐毅介绍,“‘街长制’就像一个集城市管理多方力量的综合体,包含了城管、环卫、交通、市政、园林、食药监等绝大多数与城市管理有关的部门负责人。市民有什么问题可直接电话反映,相应的部门负责人就会赶到现场尽快解决。”唐毅认为,“街长制”的出现让本是繁琐的城市管理工作省去了一大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每一个反映问题的市民都可享受到“快速绿色通道”的待遇。

今年4月,有市民发现广场路一处窨井盖凸出,汛期马上要到了,这会有很大安全隐患。该市民按照公示牌上的电话向街长反映后,市政部门仅花了一天时间便将问题处理,排除了安全隐患。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在少数。记者走访发现,在18条实施了“街长制”的街道上,占道经营、卫生脏乱、交通拥堵等现象极少发生。一位刘姓市民评价:“现在一发现问题后就拨打街长电话,解决得快,这个制度不含糊。”

城市管理从“粗放”走向“精致”

从多部门走流程到一步到位,促进问题的解决只是第一步。资阳市城市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认为,城市管理的能力和市民的幸福感体现在更细微之处,更长久的效果上。

在“街长制”的管理规定中,记者看到,这些服务市民的举措都显得很“走心”:每天主次干道保洁的规定,已细化到道路冲洗每周不少于7次;市政设施提档升级改造工程,要求做到同一条道路上的景观树90%保持一致;路灯的亮灯率、完好率都有详细的规定……

为强化保障措施,资阳还在路段与路段之间、街长与街长之间建立工作联系机制,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消除盲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街长监管体系;建立城市管理联合执法机构,整合交警、公安等部门力量,专门负责跨区域、全区性重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彻底解决城市管理执法职能交叉、执法不到位等问题;对城市管理经费实行动态管理,经费与督查排名挂钩,切实拉开差距,保障“街长制”工作积极顺利开展、长效深入推进。制定相关督查考核办法,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考核,每月兑现奖惩。

“街长制”实施以来,在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街长们不可避免地增加不少工作量。“大部分副街长身兼多条街道管理责任,大家的电话都是24小时待命。”唐毅介绍,在“街长制”刚实施不久,一天深夜,他接到市民投诉电话,称某商贩占道经营、乱扔垃圾。唐毅当即联系了执法人员,当晚便处理了问题,并于第二天向来电市民进行了反馈。

唐毅认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是靠哪一个部门、哪一项制度就能完成的,提升广大市民、商贩的文明素质,推动市民参与共治,效果才能更持久,从根本上让城市变得更美好、市民幸福感更强。

原标题:推行“街长制” 城市管理更精细

  • 上一篇:专项治理“一卡通” 乐至立案13件处分7人
  • 下一篇:资阳大规模向网民征集“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