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高质量发展看四川】到2020年 四川将建成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

时间:2018-08-25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24日讯(记者 陈淋)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精神,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结合我省实际,四川省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到2018年底,我省实现农业发展领域行业内涉农专项转移支付的统筹整合。到2019年,基本实现农业发展领域行业间涉农专项转移支付和涉农基建投资的分类统筹整合。到2020年,构建形成农业发展领域权责匹配、相互协调、上下联动、步调一致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并根据农业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以及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适时调整完善。

根据实施意见内容,为推进行业内涉农资金整合,我省将整合归并涉农资金专项,其中包括按照涉农专项转移支付和涉农基建投资两大类,对行业内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交叉重复、使用分散的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归并,做到应整尽整;对不符合公共财政支持方向或已经完成既定目标的涉农资金,予以取消或调整。严格控制新设立涉农专项资金等内容。对对清理整合后的涉农资金,实施意见要求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做到每一项涉农资金对应一个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政策目标、扶持对象、补助标准、实施期限、绩效管理等。

同时,还要合理设定任务清单。任务清单按照专项转移支付、基建投资两大类,分别由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衔接平衡,并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对任务清单定期开展评估,建立调整优化和退出机制,为最终形成合理授权、依法规范、运转高效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模式奠定实践基础。

并且,同步下达资金与任务清单,建立与整合相适应的绩效评价制度。

为推进行业间涉农资金统筹,我省将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搭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平台,加强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涉农资金统筹使用。

此外,我省还将改革完善涉农资金管理体制机制。为此,我省将转变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方式。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进一步下放涉农项目审批权限,实行资金、任务、权力、责任“四到县”。创新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机制,深入推进财政补助改为股份、基金、购买服务、农业担保、贴息分险“五补五改”,促进财政资金由“直接投”向“间接引”转变。

并加快涉农资金项目库建设。以及完善财政支农项目建管机制。巩固提升农民群众主体地位,推行民办公助、村民自建方式,引导调动农民群众参与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监督、管护的积极性。深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改革试点,大力推广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在加强涉农资金监督管理中,我省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新模式,逐步推广精准扶贫智能代理记账。同时,完善决策程序,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制度规定、造成涉农资金重大损失的,要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追回被骗取、冒领、挤占、截留、挪用的涉农资金,依纪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加强信用监管,对严重失信主体探索建立联合惩戒机制。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突发!达州北外水管爆裂积水严重 请注意绕行
  • 下一篇:【高质量发展看四川】四川:到2022年将建成国际一流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