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人才培养|乐山贫困村来了驻村医生

时间:2018-02-26

□本报记者魏冯

2月24日上午,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曙光村卫生站内,34岁的乡村医生吴春艳正在整理几十名村民的健康档案。“半年前,不要说卫生站,连一个医生也没有。”

曙光村曾是一个没有乡村医生的“空白村”,想看病的村民,只能去8公里外的金河镇卫生院,要么徒步1个多小时,要么花几十元包车。“遇上感冒,村里有一些老人就在屋里烧火来排汗排毒。”村党支部书记邱洪坦言。

改变始于一项医师培训计划。去年6月,小凉山彝区首批民族医师定向班200名学员毕业,这批学员从缺少村医的村里选拔,在乐山或成都的卫校培训3年,吴春艳便是其中之一。

吴春艳回到家乡发现,村里有了30多平方米的卫生站,不仅消毒灯、血压计等医疗器材一应俱全,还有一间观察室。

“方便!”村民万永红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住在海拔1800米的山上,以前下山瞧病,要花1个小时,现在只需 10分钟。吴春艳介绍,每月来看病的村民约20人,截至目前,她已为200余名村民看病,还建立了全村864名村民的健康档案。

最近,吴春艳正忙着准备执业助理医师的考试。“乡村医师资格证有了,但我能开的药都属于非处方药,仅有100多种。等我今年8月考到执业助理医师证,就能帮村民开更多的药、治更多的病。”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培养本地人才,引导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还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咱村里,光有医疗人才还不够!”在邱洪眼里,贫困村的致富关键在于发展产业,村里必须培养和引进更多产业人才。今年全村工作会上,曙光村敲定了一项人才培养计划,意在推动产业发展。

邱洪说,村里早已成立曙光农业开发公司,建立了食用菌、藤椒等6个生产基地,但由于缺乏人才,尚未形成规模。根据计划,今年全村将选送30个村民去乐山接受技能培训,培养出更多经营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吸引区县大专院校的学生进村培育、研发食用菌,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 上一篇:成都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今日开幕
  • 下一篇:德阳旌阳孝泉上九会 万人古镇闹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