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速收藏!四川省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来了

时间:2018-01-13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2日讯(记者 刘佩佩)2017年入冬以来,不少市民纷纷患上流感。1月12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获悉,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医药在流感防治方面的优势,四川省中医专家组针对本次流感的特征,在国家方案的基础上,针对四川地域及体质等特点,达成初步共识,为防治流感贡献中医方案。1月11日,该局组织召开了2018年流感防治工作专家论证会议。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单位的儿科、内科、治未病科临床专家对四川省中医药防治流感方案进行了论证。

  据了解,2017年入冬以来,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且仍处于上升态势。1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流感防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本次流感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严重者可出现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西药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抗病毒治疗为主。

  中医药的精髓在于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出现的主要症状,将其分为4种症型,具体如下:

  01

  风热夹毒型

  1、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无汗;

  2、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3、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4、基本方药: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银花15g、连翘15g、桔梗12g、牛蒡子10g、竹叶10g、芦根20g、薄荷1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板蓝根10g、生甘草10g。

  5、加减:

  (1)苔腻夹湿者:加杏仁、滑石、通草、薏苡仁、赤小豆皮;

  (2)咳嗽重者:加杏仁、瓜蒌皮;

  (3)口渴重者:加天花粉、知母;

  (4)呕吐者:加黄连、苏叶。

  02

  风寒夹湿型

  1、主症: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身热不扬,肢体困倦,肌肉烦疼,口不渴或渴不欲饮;

  2、舌脉:苔白,脉浮紧;

  3、治法:辛温解表,散寒除湿;

  4、基本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2g,独活12g,柴胡10g,前胡15g,枳壳12g,桔梗12g,川芎10g,黄芩12g。

  5、加减:高热者加青蒿。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3

  热毒壅肺型

  1、主症:高热不退,咳嗽连连,少痰或无痰,喘促气急,大便干结,小便黄少,或伴心悸,躁扰不安;

  2、舌脉: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数;

  3、治法:宣肺清热,泻肺解毒;

  4、基本方药:银翘麻杏石甘汤;

  金银花15g、连翘15g、炙麻黄10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30g、葶苈子15g,知母15g、浙贝母15g、黄芩15g、柴胡10g、生甘草10g。

  5、加减:腹胀便秘:加枳实或大黄;

  04

  气营两燔型

  1、主症:持续高热,谵语神昏,或发斑,或吐血,衄血,四肢或抽搐,或厥逆,少痰或无痰,喘促短气,头身痛;或伴心悸,躁扰不安;

  2、舌脉:舌绛唇焦,脉沉细而数,或沉数,或浮大而数;

  3、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4、基本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生地黄15g、黄连10g、黄芩12g、牡丹皮12g、生石膏(先煎)30g、水牛角粉(冲服)30g,栀子10g、淡竹叶10g、玄参15g、连翘15g、赤芍12g、知母12g。

  5、加减:

  (1)腹胀便秘:加大黄、元明粉;

  (2)厥脱者,加人参、制附子(先煎);

  (3)喘促加重伴有汗出乏力者:加生晒参、五味子、麦冬。

  说明:以上推荐处方的剂量为成人剂量,小儿酌情减少,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那么,如何预防流感?

  1

  中医药预防

  针对流感病毒的邪气,总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现推荐预防流感方,具体如下:

  银花15g、连翘15g、射干1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板兰根12g、黄芪30g、防风10g、藿香12g、茵陈15g、生甘草10g。

  本方具有疏风解毒、清热利咽、扶正固表、和胃化湿的功效,增强抗病能力,适合广泛应用于防治流感。

  2

  一般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中应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即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心情舒畅。这样可以提升人的免疫能力,不易受到病邪的影响而发病。同时注意保持房间通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提醒,若流感患者经中医方案治疗后,效果不满意,建议到医院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举行
  • 下一篇:期待!绝美大片《香巴拉深处》1月22日带你走近川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