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领航新征程】美丽村庄是我家 四川荣县小井沟移民安置房建设素描

时间:2018-01-09

度佳镇果子塘村移民安置点

旭阳镇柏林村移民安置点

  四川新闻网自贡1月8日讯(蒋兵 记者 徐昭磊)从2012年1月,伴随隆隆的轰鸣声,第一个自贡市荣县小井沟移民安置点在度佳镇杨佳开工建设,15个月后,第一批51户203名小井沟移民在鞭炮声迎接下入住新房。

  伴随匆匆的脚步,时光已过五载,一个个美丽的村庄拔地而起,一栋栋舒适安全的楼房屹立在乡间田野,绿树掩映,树影婆娑,1099户4508名移民来到第二故乡住进了新家,开启了美好的生活。

  留佳长山安置点建设现场如火如荼

  离乐自高速长山互通立交700米,离西北重镇长山街道中心位置500米,在这个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具的地方,6台大型推土机轰鸣在工地,三个塔吊摇动着长长的“手臂”,100多名工匠正紧张施工在焊花飞舞的现场,这里,一栋栋新楼正在拔地而起,一条宽35米长800多米的人和大道正在脚下铺展。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小井沟人和场369户883人的新家园。

  正在现场协调施工事宜的长山镇副书记刘明春介绍,这个安置区位于长山镇筒车村2组,占地109.7亩,要修建21栋52个单元六层高的楼房,总建筑面积12万多平米,承接小井沟人和场369户883名移民、承接原址拆迁户43户186人的居家。刘明春手指拔地而起的楼房说,截至目前,已经有6栋楼房主体接近完工,另有三栋完成基础建设,其余楼房基础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

  荣县扶贫移民局介绍,为了让大家早日住进新房,施工单位在确保安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正抓紧施工,力争2018年4月底完成建设。

  正在建设的还有留佳大田安置点,该安置点规划建设约7.3万平米,目前已完工5万余平米,剩余房屋2018年3月底完成建设。

  2018年4月底,留佳、长山两个安置点完成工程建设后,18个移民安置点建设将画上圆满句号,累计建房面积达45.6万平米。

  位于度佳场镇口的果子塘村移民安置点,省道305线从安置点门前穿过,栋栋崭新楼房在冬日暖阳映衬下,格显醒目,高高的路灯、迎风摇曳的绿化树、还有宽敞平坦硬化的小区道路,给这个安置点平添了几多风采。已经全面完工的度佳镇果子塘村移民安置点,集川南民居与现代风格相结合,是生产生活都便利的安置点。

  荣县扶贫移民局介绍,该安置点于2016年5月开工建设,2017年8月竣工,共15栋楼房,共建移民安置房198套、当地拆迁户84套,总投资9300余万元,这里水电气宽带等设施俱全。将在春节前分房交钥匙到大家手中,大家将搬进新房过新年。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15个安置点已入住4508人移民

  春暖花开时,度佳镇杨佳移民集中安置区掩映在成片的菜花中,夏季来临,周边100余亩的葡萄园向安置小区送来扑鼻的芳香,秋高气爽时,稻香缠绕着这华丽的村庄,这胜似意境中的世外桃源。这里,是小井沟18个移民安置点首期建好的安置点,2013年春节前已投入使用。

  留佳镇老祠村的小井沟移民李光荣,2013年1月就在度佳镇杨佳安置点分得了新房,并通过装修后搬进新房过的新年。李光荣和该安置点的其他57户一样,是第一批从小井沟淹没区搬出住进漂亮安置房的。“过去住在老祠村,由于地处偏辟,交通不便买东西、看病和娃儿上学更不方便,现在住在这儿,水电气和宽带等都有,而且挨到杨佳场镇,方便得很,住在这里早就习惯了。”已经在安置点住了5年的李光荣满意地说。

  双石镇长冲村移民安置点,毗邻305省道,与场镇“同墙共壁”,安置点建筑面积达2.5万平米,将安置留佳镇6个生产组的170余户600多人,这是2012年11月4日开工建设次年8月竣工的。

  与一河清水相邻的鼎新镇鼎新村移民安置点,距离鼎新场镇不到300米,肥沃的土地是蔬菜种植基地,这里安置了100户300余名移民,该安置点是2012年11月8日开工,次年9月底竣工。

  乐德镇移民安置点,就在乐德镇场口。2012年8月开工建设,次年9月全部竣工。这里安置了移民50余户170多人。

  ……

  历时5年,在荣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移民接收地乡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在全县各级干部的全力参与和移民的大力支持下,除当前正在建设的两个安置点和一个等待分房的安置点外,其余15个移民安置点全部投入使用,入住搬迁安置移民4508人。

  “各安置点房屋、景观设计方案出来后,我们反复征求移民意见,移民对户型不满意的,在施工前及时修改,有的户型修改达到四五次,为了让移民满意,规划建设部门从没一声怨言。”县扶贫移民局工程管理处负责人介绍。

  (荣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领航新征程】四川理塘县2000余户困难群众领到过冬生活物资
  • 下一篇:成都成华将建从创业苗圃到孵化器到加速器全链条培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