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四川高校这样实践

时间:2017-12-13

座谈会现场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13日讯(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即将召开之际,12月13日,四川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与实践座谈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本次座谈会由四川省委宣传部指导,光明日报社和省委教育工委共同主办,四川大学承办,我省40余所高校的党委书记、党委宣传部长参加。座谈会目的是探讨交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五进”工作,推动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看现场:

  发言交流 四川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亮点频出

  在座谈会交流发言中,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相关负责人,分别分享了学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与实践情况。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陈达云在发言中表示,在教育工作领域,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将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向往、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奋斗的目标。在他看来,民族高等教育肩负特殊历史使命,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要践行“新思想”、聚焦“新矛盾”、对标“新要求”、瞄准“新目标”,努力办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民族高等教育。

  如何学深悟透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教授以该院做法为例分享到,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谋划,主动作为,以学深悟透、入脑入心为目标,实现了教学、宣讲与研究阐释十九大精神的深度结合。围绕学院办院定位与承载任务,确定了“受众分层深入学、讲究方法有侧重、精炼内容现亮点、锁定目标求实效”的宣讲思路与举措,阶段性实现了十九大精神宣讲的课堂上下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初步成果,截至目前,成立相应机构;推出系列宣讲,共计宣讲100余场次,直接受众超过20000人;完成了十九大精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课堂活动;设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究专项课题;开辟了网络学习专栏等等,效果显著。

  在四川师范大学,该校组建了党的十九大精神“321”师生宣讲团和走基层宣讲团,全员覆盖、分层分类开展理论宣讲。该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段永清介绍,“321”宣讲团由30余名学院党委书记和机关总支书记,20名相关领导和专家,100名大学生组成,主要在校内师生中开展全覆盖宣讲。截止12月1日,“321”宣讲团在校内宣讲已达120余场,覆盖师生人数近四万人次。走基层宣讲团已前往仪陇、北川、苍溪、达州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等地开展宣讲。

  今年上半年,中宣部批准西南财经大学建设“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西南财大经济学院副院长盖凯程介绍,中心将致力于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融合,致力于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他谈到,中心正着力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高地;着力搭建高水平传播与宣传平台;着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着力打造教材精品。

  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该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思政课”创新载体,开展网络思政育人实践活动。如何才能够把十九大精神贯穿透、讲得活、落实准,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是该校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对此,该校思政部主任阎钢介绍,教师们利用“蓝墨云班课”手机教学平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认真讲好十九大精神基础上,在部分班级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学院开展了“十九大知识竞赛”活动,从3万多字的十九大报告中精选提炼重点信息,整理出了100道题进行竞赛。竞赛内容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等多个方面,同时把学生参与的表现状况和成绩记录为思政课平时成绩。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李光华表示,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四川高校高度重视,组织领导部署周密,突出强调了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分层分众,实现了全覆盖;体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等特点。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议发展:

  四川高校“双一流”、思政建设成果丰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大代表、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表示,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处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国家引导地方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职责,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思想银行、竞争引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地方高校要坚持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苦练内功、加快转型,奋力走好应用技术型大学内涵式发展之路。

  在当前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时期,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提升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的步伐也正在加快,四川的高校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也欣喜地看到,四川大学、电子科大、四川农大、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在川高校都进入了“双一流”建设,同时,四川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教育部还曾在四川大学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场会,涌现了一批全国知名的思政课教师。“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十九大精神‘五进’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卓越拔尖人才,切实将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的理想航标和精神动力。”沈卫星说道。

  展未来:

  知行合一 在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针对如何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宝云指出,全省高校要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宣传宣讲、研究阐释、普及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做到知行合一,在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建设的生动实践中身体力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推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汇聚磅礴力量。近期,还将印发省委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施方案等文件。

  向宝云表示,希望全省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入根本任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我们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四川高校的智慧和力量。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宜宾蜀南竹海景区创5A邀请消费者体验 好评率超97%
  • 下一篇:【领航新征程】带动农民年增收3000元 自贡大安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