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厉害了!电子科大“数漫鬼才”工作室 核心成员全部保研或直博国内外名校

时间:2017-11-23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22日讯(记者 陈淋)距离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选考试只有一个月时间了,“考研党”们正在做最后的冲刺复习。然而在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内,该校首个数字动漫方向的工作室DA Wizards,其核心成员早已拿到攻读国内外名校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学位的“入场券”:常红燕,直博新加坡国立大学;骆昱宇,保研清华大学;李聪聪,保研中科院;王启航,保研上海交通大学;陈铭,直博华中科技大学。他们不仅是学霸,更是校园里的技术大牛。工作室成立近3年来,他们开发过可以一键查询大学期间各类考试成绩的APP“微校园”,下载量高达几万次,几乎实现电子科大在校学生全覆盖;他们开发的SkyEye―博虚假信息智能分析与识别系统,一举获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这群因同样兴趣爱好而组成团队的“数漫鬼才”,在3年的共同奋斗中,用一个个漂亮的履历,正在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工作室成员讨论项目

  “数漫鬼才”的日常:教室、工作室、寝室 三室一线

  2015年,电子科大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数漫专业几位大一新生,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他们组建了一个团队,取名“ DA wizards工作室”,希望借此平台学以致用,锻炼大家的工程能力。在创始之初,其核心成员就有上述提到的已经保研或直博的常红燕、李聪聪等几位学霸同学。正如工作室名字的含义,团队里的同学都是一群“数漫鬼才”。创始人之一、正在申请美国名校研究生的李鑫龙说,团队成员经常在一起头脑风暴,有好的idear我们便会付诸实践。“我最喜欢游戏组的头脑风暴。”李聪聪饶有兴趣得介绍,头脑风暴就是游戏的idea来源,大家坐在会议室,轮流发言,每个人限时两分钟,提一个自己的想法。有人喜欢动漫,有人喜欢运动,大家提出的奇思妙想,五花八门,脑洞大开,在这样的讨论中,每个人的思路都被打开了。而这,就是工作室的日常之一。

  刚上大一时,李聪聪和他的几位同学共同开发了一款APP“微校园”。通过整合学校官网上的成绩查询、课表管理等资源,同学们可以通过“微校园”这一平台,一键查询大学期间的各种考试成绩。“之前我们通过学校网站查询成绩,有些麻烦。但‘微校园’方便多了,因此这款APP在校内推广后,下载量有几万次。”李聪聪说,这款APP后来在电子科大“成电杯”手机APP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而这群技术大牛们开发的产品不止这一个,科大失物招领、鼠绘漫画、学渣传说……“我们都没算过,究竟做了多少。”李鑫龙笑着说。

  “你知道一下课就想跑去工作室的那种心情吗?”李鑫龙笑着说道,“我们工作室最大的特色,就是集体感很强。”教室、工作室、寝室,三点一线,这是“数漫鬼才”们的日常。他们以技术为基础,以学习为目的,面向JAVA后端、安卓、web、游戏等四个方向,总是一起探索技术的奥妙。“为了把项目做好,大家都拧成一股绳。”李聪聪说到,在大型竞赛的准备时期,团队成员都是除了忙学习就是去工作室讨论项目。以竞赛为驱动的DA Wizards,总是能充分调动起成员们的兴趣。DA Wizards的学习氛围同样很浓厚,他们所在的401教室,常常座无虚席,大家分组讨论做项目,每一个人都对未知的领域充满兴趣,一起学习交流。李鑫龙说,“工作室的成立,没有耽误太多学习时间,反倒是促进了学习。工作室就是辅助我们学习的,通过做任务,我们加强了对课本中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正是因为在工作室得到了较好的学以致用的锻炼,团队中包括李鑫龙、李聪聪等成员在内的5位同学,在大三时都成功应聘上世界500强企业SAP的实习生。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工作室成员头脑风暴

  过上“别人家”的大学生活:收获了爱情 也保研或直博了国内外名校

  长期泡在工作室里的 “数漫鬼才”们,生活中同样过得多姿多彩。“我们经常开展团队拓展活动,成员们在野炊、郊游等活动中玩儿得不亦乐乎。在我们团队中,还有一对‘情侣’,而他们俩已经双双保研到中科院了。” 李鑫龙笑着说到。

  他所说的“情侣”便是团队核心成员李聪聪和他的女朋友王玉萍。说到自己的女朋友,李聪聪立马变得腼腆起来。最后还是好哥们李鑫龙大胆“爆料”,揭秘了这对“学霸情侣”的相识相知。“他们俩是同班同学,在工作室成立之前,关系还不够紧密。”李鑫龙说到,在工作室组建后,因为一次次共同做项目,日久生情,便很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了。“在做项目中,李聪聪总是负责后端,而王玉萍负责前端,他们俩人情投意合,共同完成了不少项目。”李聪聪回忆道,有一次团建,大家去了牛背山游玩,在山顶上看到了最美的日出。这次短途旅行结束后,李聪聪便向王玉萍告白了,随后情投意合的俩人便在一起了。

  “这次我们一起申请了中科院的研究生,就是希望在读研期间,也能在一个学校,方便照顾。”李聪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对于未来,李聪聪也有自己明确的规划。“我选择的方向是人工智能,具体研究图像识别处理。”他希望未来能在这一领域走得更深更远一些。而李鑫龙则希望能够成功申请到美国名校就读研究生,并能在世界科技最前沿的硅谷找到一份工作。“但我最后还是会回到国内工作。”

  今年7月,因参与开发SkyEye―博虚假信息智能分析与识别系统而获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的常红燕,已经获得直博新加坡国立大学的offer。“拿到博士学位后,我希望能够进入一家企业工作,推动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发挥它最好的社会效益。”

  尽管明年就将毕业离校,但工作室的创建者们将会一直在微信群里,为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指导,“趟河寻路,排难解惑”。“希望我们的工作室,一直存在下去。”

  (图片来自电子科技大学)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领航新征程】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双创”人才再聚蓉城 第二期培训开启
  • 下一篇:成都金牛区社区治理三年计划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