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小金:精准“滴灌”让民生提质 扶贫路上一个不掉队

时间:2017-11-15
驻村干部走村入户,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制定脱贫计划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14日讯(史雨 记者 雷兹)秋风送爽,硕果飘香。走进小金县各村寨乡村,处处涌动着一股决胜贫困、全面奔康的热潮和信心,随着全县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扶贫攻坚的号角响彻赞拉大地。围绕“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通过精心组织、找准路子、精准“造血”,小金县脱贫工作呈现出脱贫提速、发展增速、民生提质的良好局面。

  2016年,小金县实现脱贫攻坚首战首胜,实现24个贫困村、692户、2557名贫困人口脱贫摘帽。随着各项扶贫政策更加精准地“滴灌”到贫困村、贫困户,今年,小金县继续咬定目标,精准发力,力争实现31个贫困村、1046户、3813名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新格局:多产业齐头并进 扶贫“输血”式变“造血”式

  “产业扶贫是治贫之本,治本之策,是稳定脱贫的基础和保证。”今年10月31日,在木坡乡调研督促脱贫攻坚工作时,小金县县委书记毛端喜这样说道。据了解,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小金县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促进长效、稳定脱贫的主攻方向,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量身定制脱贫产业。

  “以前的庄稼地靠种土豆玉米,每年下来除了一点吃的和喂猪的,啥都不剩。现在好了,今年卖玫瑰花的收入就是3万多。”站在自家成片的玫瑰花地里,新桥乡共和村贫困户喻福良显得很自豪,谈到脱贫致富话题时底气十足,他扳着手指向来访的干部算起了曾经的“贫困账”和如今的“收入账”。喻福良说,61年来,他还是第一次一次性拿到这么多现钱,一家人的生活因种植玫瑰花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家快速发展的同时,咱们贫困老百姓一个都没有被忘记,娃娃上学不交钱,病了有农村医疗保险,政府还帮我们想办法增收致富。”11月5日,窝底乡成都村村民徐文香一家为了加大花椒苗种植规模,正在忙着翻耕土地,谈到脱贫攻坚话题,徐文香有些感慨。

窝底乡村民正在摘花椒

  据了解,窝底乡成都村是小金县去年的脱贫摘帽村,该村除了卖花椒外,还尝试采取分散种植、集中销售的模式,建了一个花椒育苗示范点,育有花椒幼苗100万株,通过外销花椒幼苗进行创收,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渠道。据了解,集体经济收入的20%分配给贫困户,50%用于村民分红,其余则作为花椒接续发展的资金。目前,该示范点已出售花椒幼苗8000余株,实现集体经济纯收入1.9万元。

  小金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小金因地制宜找准路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结合旅游产业兴起,大力倡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引导实践跨行政村、跨乡镇整合资源发展规模产业,大力发展脱贫致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可持续增收致富。

  小金县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老百姓持续增收致富,小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编制了《产业扶贫实施方案》,落实现代农业发展、田边市场建设等7个产业扶贫项目,筹措资金达3624.48万元,目前已到位2989.2万元。同时按照50万元/村的标准,下达88个贫困村和46个非贫困村产业扶持资金6700万元;按照3500元/人的标准,下达3431人到户产业扶持资金1200.85万元;按照1000元/人的标准,落实179万元对未达到持续脱贫标准的1790人进行产业扶持。现在,小金县已基本形成了以四姑娘山镇旅游、达维镇玫瑰、双柏乡核桃、沃日镇苹果、美沃乡甜樱桃、新桥乡牦牛标准化养殖等产业为主体,其它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沃日镇黄家山村第一书记为村上贫困大学生送去金秋助学金和爱心衣服

  转作风:91名第一书记、417名驻村干部一线帮扶

  “驻村帮扶,需要用心,真正‘驻下来’,让老百姓得实惠。”小金县要求驻村帮扶干部,对“村民在想什么、做什么,贫困户致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做到心里有数,“而要真正了解这些内容,就得走进老百姓的心里。”小金县上述负责人表示。

  为了防止扶贫帮困出现“走过程”现象,小金县严格落实“5+1”帮扶机制,制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推行“强村带弱村”“第一书记四方联动考核”等制度,目前完成65名“第一书记”期满考核,调整轮换“第一书记”29名。

  “为了我们脱贫,县里下派来帮扶我们的干部几乎每周都要来一两次,第一书记经常都是住在村上的,又是给我们修路又是带领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真的感谢他们。”在木坡乡,只要谈到小金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下派到村里的帮扶干部,村民们无不“点赞”。“驻村帮扶是精准扶贫的桥梁纽带,作为帮扶部门,强烈的责任心和明确目标任务是必须具备的。”说起驻村帮扶工作,小金县农牧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崇安有独特的见地。

达维镇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员工正在择花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小金县农牧水务局定点帮扶木坡乡,该局共派10名领导干部结对联系帮扶木坡乡3个村44户贫困户,帮助贫困户编制脱贫规划和脱贫措施。同时该局派出了3名科技人员到木坡乡达木村、康乐村、青春村任第一书记,长期驻村帮扶,每个人结对联系帮扶5户贫困户,并在该乡的4个贫困村分别派驻了4名农业科技人员,帮助贫困村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指导贫困村产业发展,为贫困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据统计,小金县现共有91名第一书记、417名驻村干部、88名农技员和3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在脱贫一线开展帮扶工作。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行走在今日的赞拉大地,曾经的穷乡僻壤换新颜,贫困家庭传出欢声笑语。大扶贫大力度大提升,如今,小金县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医疗、就业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得到了质的提升,“绝不让一个人在脱贫路上掉队”的目标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图片由小金县委宣传部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上一篇:15家外国媒体聚焦自贡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
  • 下一篇:跑步献爱心 700余人为爱环青龙湖公益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