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科学家与科幻作家激情“碰撞” 未来,《阿凡达》的世界将不是科幻

时间:2017-11-13

11月11日,科学家与科幻作家就“科学与科幻的相生相伴”这一主题展开了跨界对话。 本报记者郝飞摄

  本报记者余如波

  三位科学家、两位科幻作家,这样5个人组成的阵容,能碰撞出怎样的“头脑风暴”?11月11日上午,一场以“科学与科幻的相生相伴”为主题的跨界对话,在2017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开幕式后举行。

  跟随嘉宾,现场听众来了次真实与幻想的精神之旅:星际旅行中的生命保障如何完成?超导体研究能否产生“阿凡达”的世界?基因编辑技术将带来哪些福音和困扰?科学家与科幻作家观点激情“碰撞”,设想未来世界的种种可能。

11月11日,科幻迷们围坐在会场每个角落,聆听科学家和科幻作家的对话。 本报记者郝飞摄

  A

  最有趣的科幻,探讨人性的变与不变

  丁洪,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首席科学家;刘红,“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皓毅,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组组长。三人身份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却都是台上另一位嘉宾、科幻作家刘慈欣的读者。再加上担任主持人的科幻作家夏笳,这场跨界对话从一开始便进入正题。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三体》等小说中,经常涉及人类进行星际旅行的情节,这让目前正在研究“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刘红很感兴趣。“我们把生物技术和工程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构建一个由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闭环生态系统。”

  谈到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刘红觉得,小说对物理背景的描写比较细腻和具体,写到生物的时候相对概略一些,“可能跟专业背景有关。科幻小说,一定得是理工科背景的作者来写,加上充分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成就。”

  不过,王皓毅的观点却不尽相同。“我觉得科幻作家首先是作家,他不是为某一个专业写作。”他觉得,科幻作家不需要特别精深的知识,写的东西符合基本常识即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无限想象。“任何作家写的都是人性,所以科幻题材最有趣的,还是探讨人性的变与不变。”作为一名基因工程技术研究者,王皓毅的领域也面临不少伦理困境。“如果未来我们真的去改造自己的基因,我们就成了不同的物种,就脱离了自然选择,这样做的长期结果很难预料。”据他透露,目前该领域有一个共识,对于能传导到下一代的基因编辑,只能作为科学研究,不能投入实际应用。

11月11日,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幻作家齐聚一堂。本报记者郝飞摄

  B

  实验室里的工作,很多是“科幻进行时”

  在王皓毅看来,实验室里很多工作已经超越科幻了,或者至少是科幻进行时。基因工程技术的要点,就是定点、精确地修改基因组,据王皓毅介绍,这可以应用到世界上大多数的物种,包括人类自身。“我们现在还不能说完全能‘造物’,但是至少可以编辑。”

  这能带来什么好处?“单基因导致的疾病,会有治疗的可能性。或者说给一个细胞植入某种蛋白,它就会特定地去攻击、抑制其他细胞,为疾病防疫带来新途径。”不过王皓毅坦言,尽管技术层面日趋成熟,难点却在于如何运作。“人有2.5万到3万个基因,如果我们改变了其中一个,它在整个系统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作为凝聚态物理学家,丁洪的超导体研究远景,直接瞄向电影《阿凡达》构建的潘多拉星球。“现在已经进入高温超导时代,但是‘高温’只是相对于低温而言。我们还只能在零下100多度实现超导,室温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丁洪说,一旦实现,《阿凡达》中悬浮的群山便不是梦,人类将进入一个“科幻时代”。

  刘慈欣现场“大开脑洞”,开始畅想科学发展如何辅助“地外生活”。“我觉得要实现星际旅行,建立一个理想的生物圈,把三位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更好。”他表示,合理的基因编辑,能够让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适应“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环境;而通过超导体磁场约束的核聚变反应堆,可以为这一系统提供能量。

  刘慈欣的“即兴发挥”,让刘红很是激动。“之前我们写科普,发现不够吸引人,所以就用故事把科普串起来。我写了一个太空生存的科普小说,今年年底会出版。”不过她觉得还不够,希望通过与科幻作家合作,把脑洞开得更大一点。“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让青年人接受这些知识,启迪他们投入到科学研究、科研开发、科技创新中去。”

  原标题:科学家与科幻作家激情“碰撞” 未来,《阿凡达》的世界将不是科幻

  • 上一篇:成都严控扬尘污染 建设工地督查整体情况良好(图)
  • 下一篇:攀枝花学院举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国三线建设文化”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