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学懂弄通做实 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时间:2017-11-06

学懂弄通做实 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一)

  五年历史性变革的深刻启示

  姜怡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砥砺奋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

  五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启示我们,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艰苦奋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办好中国的事,才能取得决胜全面小康的胜利,带领国家和民族走向富强。

  五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启示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全党的核心,是党心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有了核心,就要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五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启示我们,只有坚持理论创新,才能推动伟大实践。踏上新征程,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的理论为指导。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导。

  五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启示我们,克难攻坚、改革创新是“中国号”巨轮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未来发展仍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五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启示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在发展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尊严感和幸福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始终。为人民谋幸福,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五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启示我们,必须固本培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赢得党心民心。

  五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启示我们,人民有信仰,民族才能兴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信仰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文化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李新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一重大论断,总结了我们党五年来对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实践,凝练了我们党对新时代如何更好管好党、治好党的理论思考,体现了我们党对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战略安排,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具有原创性、根本性、全局性、统领性,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决定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离不开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党的十九大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既是五年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合乎逻辑的新发展,也是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更好建设伟大工程的新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标明了党的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凸显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导向,构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指明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课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成果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对党的建设实践有效展开、有力推进的理论指导和顶层设计。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并强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统”是抓手,“领”是方向。面向新时代,突出这种统领地位和作用,旨在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的灵魂和统帅是党的政治建设,党的各方面建设都要落实党的政治建设的原则要求,体现党的政治建设的精神实质,反映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本质,必须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尊崇党章;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强化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

  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蒋永穆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要素配置仍然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结构不平衡,收入分配结构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合理的问题。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创新不充分、改革不充分、开放不充分等方面。

  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创新主体能动性,推动形成全社会尊重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局面。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城乡居民,同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形成东西联动、内外协同、陆海统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健全产权制度,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实行积极主动、双向开放、互惠互利的开放发展战略,加快建立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李后强

  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仅指物质生活的富裕,还包括精神生活的满足。“不平衡”指领域、区域、阶层、群体的发展差异较大,“不充分”意味着发展的质量不够、水平不高。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一是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二是系统回答了重大时代课题,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四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坚定理想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呈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继承性、创新性、人民性、科学性的鲜明理论特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业强省建设

  庄天慧

  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丰富时代内涵。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城乡关系的新认识。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强调了城市与乡村共享改革成果,建立了一种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平等城乡关系,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第二,乡村振兴战略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新要求。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而且就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构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培养造就“三农”工作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为当前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第三,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部署。农村幅员面积广阔、人口基数庞大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没有乡村振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与重要路径。

  对我省而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在具体落实上,一是健全城乡融合的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做强农业关键是吸引并融入现代化生产要素和产业组织机制,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重构城乡发展新模式,以城乡融合为农业发展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强做大农业,关键是做强农业产业。要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调整优化农业要素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和主体结构,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乡村治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文明沃土。要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协同,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四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农业、农村、农民是共生关系。从区域看,全省的贫困县大多数是农业县,这些县能否脱贫奔康与农业能否转型发展紧密相关。从人口来看,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因此,要继续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松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把握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吴满意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有着丰富的内涵。

  第一,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第二,这是一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第三,这是一个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第四,这是一个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向上向真向美、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第五,这是一个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透彻严谨的伟大思想,必然直抵心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胆识、才识和学识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高举了中国旗帜,开辟了中国道路,完善了中国方略,绽放了中国智慧。

  进入新时代,更能将由习近平总书记擎起的鲜亮耀眼的中国旗帜高高飘扬在世界东方,聚合起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用合作共赢之力共商共建美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进入新时代,更能让全党全国人民矢志不渝地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这条由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辟的崭新中国道路,是一条引领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道路,是一条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全新选择的道路。

  进入新时代,更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方略进行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洞察深邃,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科学精准把握国家发展脉搏,以高视点全景式对新时代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8个明确”和“14个坚持”等重大政治论断,完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进入新时代,更能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融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中国智慧的象征与体现。

  原标题:学懂弄通做实 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 上一篇:国考报名时间过半 四川地区最热岗位竞争比593:1
  • 下一篇:第三季度我省新登记市场主体超31万户 “双创”政策红利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