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陕西新闻

汉中25岁脑瘫小伙出版小说 俩食指4年敲出10多万字

时间:2017-12-19

  “这是一部不寻常的书,是作者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铸就而成。疾病也许会打倒我们的身体,但打不垮我们的精神。”这是省残疾人作协副主席贺绪林在今年10月出版的小说《守望黎明的太阳鸟》中写下的推荐语。

  谁也不会想到,这本1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竟是一位25岁脑瘫小伙耗时四年多,用两只食指敲出来的。

  脑瘫儿小学四年级退学 17岁时想写小说

  12月15日下午,在汉中市汉台区西一环路聚春巷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复印店里,今年25岁的况丰林正在给顾客打印资料,说话虽然有些含混不清,但交流起来并无障碍。

  “这个打印店是我2014年开的,现在自己经营,每天朝九晚九按时上下班。”况丰林说,他不想依靠父母,想通过劳动养活自己。

  况丰林的母亲孙红说,儿子出生于1992年,由于难产加之医院停电,便因为小脑神经受损导致了脑瘫。直到儿子两岁时,才学会走路。2003年,11岁的况丰林刚上小学4年级,但病情加重无法继续行走,只好退学回家。

  孙红说,退学后儿子就搬到了他外婆家居住,每天由外婆陪着做康复锻炼,天晴时在室外由外婆扶着走,下雨时便自己在楼道扶着墙练习走路,“有时还把自己绑在床头练习站立。”

  就这样,不管寒冬酷暑,6年间从未间断。“我坚信自己还能站起来走路!”况丰林说起这话时,眼神里透露着一股子坚毅。

  而就在2009年,由于坚持康复锻炼,况丰林竟然奇迹般地可以下地走路了。而就在同年冬天,17岁的况丰林决定想写出,写一本关于自己的小说。

  为梦想打字到手肿 四年敲出10多万字

  “你一个小学没毕业的,能写出啥来,就是写出来又给谁看啊。”起初,母亲孙红并不同意儿子这个脑袋发热而不成熟的想法。

  但说归说,她还是决定支持儿子的梦想。“有事做,就比他一个人闲着强。”孙红说,当时家里困难买不起电脑,她便先买回了一台游戏机,让儿子用游戏机的键盘学习打字。

  “刚开始不会打字,都是他自学的。因为脑瘫,手指不灵活,因此他只能用两根食指轮流敲键盘。”父亲况斌说,有时一天下来,儿子两根食指都红肿了。况丰林说,刚开始他并不知道自己写的啥,完全没有章法逻辑。然后,他就开始大量阅读一些名人自传书籍,以丰富自己知识缺口。

  母亲孙红说,儿子每天早上5时许就起床了,“尤其是冬天,脚都冻烂了,看着心疼,但我们根本拦不住他。”

  2010年初,在一位公益人士张大诺的鼓励和发掘下,况丰林开始写自己的成长故事。在张老师的帮助下,他慢慢学会了遣词造句、给文章搭框架。

  历时四年半后,18万字的初稿,经过3次大的修改,最终缩减至13万字。2014年7月,况丰林终于完成了自传体小说《守望黎明的太阳鸟》。

  新书出版 他说“想通过劳动养活自己”

  书虽然写完了,但出版又成为一难事。况丰林说,在张老师和一位师兄帮助下,他联系上陕西文学基金会,“把书稿发过去之后,他们就同意我参加陕西文学基金会支持出版书籍的一个项目,并帮助我联系出版社。”

  况丰林说,2015年初,他的书稿通过了审核。接下来,就是长达两年的等待。今年10月,他突然接到电话得知自己的书出版了。“第一次印了800册,对方问我要地址,要给我寄过来。”况丰林说,得知消息后,全家人都很高兴。

  “谁也没想到,儿子的小说竟然真的出版了,并且已经卖出去350册,真的为他感到自豪。”孙红说,2014年写完书后,儿子就开了一间打印店,“他说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况斌说,儿子不仅开打印店,还和网友开了一个工作室,设计网站、宣传册等。“现在我们一家人都支持儿子,只要他想做啥,就放开让他去做。”孙红说。

  华商报记者在况丰林的小说《守望黎明的太阳鸟》中看到,一篇题为《比梦想高一厘米地方》的后记中写道:四年多的时间里,不仅仅是书稿里的那个“我”在一点点长大,现实中的我也在同时成长着。华商报记者 周金柱 通讯员 张映伟

编辑:华商报供稿

  • 上一篇:延安两医院手术中加价收取诊疗费 被停业整改
  • 下一篇:康杰当选汉中市监察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