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探访灵山岛卫生服务中心 居民求医不用再看天气了

时间:2018-06-03
/

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家住灵山岛,看病方便了

面积7.88平方公里的灵山岛是北方第一高岛。乘船往返于灵山岛与西海岸新区积米崖码头之间,需要半个多小时。环境好、民风淳朴,岛上居民在此安居乐业,但是多年来岛上缺医少药,每遇小病大病时常常要登岸求医,如果天气不好不通航,则要无奈拖延。多年来,岛上居民盼医盼药。进入6月,新建的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岛上不仅有了固定的专家和先进的设备,还配备了免费使用的“互联网医院”。很多以往要出岛求医的居民,可以不出岛就能“病有良医”。近日,记者乘船登上灵山岛,探访这里即将启用的卫生服务中心。

■曾经

出岛看病一天回不来

在驶向灵山岛的船上,记者遇到了70多岁的万先生。万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灵山岛人。退休之后,万先生选择了回到灵山岛养老,回岛之后,“看病不方便”是他一个明显的感受。灵山岛上有3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常住居民有近3000人。岛上空气好,风景好,民风淳朴,打鱼和每年的游客能为岛上居民带来不错的收入。

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筹备组负责人周兆敬告诉记者,2001年前灵山岛是一个乡,设有乡医院。2001年撤乡之后,乡政府机构撤离,原来的乡医院划归灵山卫中心卫生院托管,相当于卫生院在岛上开设了一个卫生室。为方便岛上居民看病,西海岸新区也尝试过引进专家,上岛支援。2013年9月,西海岸中心医院成立了灵山岛门诊部,派驻固定医生,包括中高级职称专家,在岛上诊治患者。

门诊部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生短缺的问题,但是,因为缺少大型检查、检验设备等原因,遇到一些稍严重的疾病,岛上居民还是乘船登岸,到市区大医院看病。周兆敬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在旅游旺季,灵山岛与积米崖码头之间一天就有一班或两班船。一般是早上8点半,下午两点,双向对开。对于居民来说,出岛去趟医院基本上当天回不来,有亲戚在岛外的人要在亲戚家借宿,否则只有住旅馆。如果遇上天气不好停航,可能几天都没法出岛,或者出岛后几天回不来。如果遇到急症,出岛则要租用快艇或者渔船,花费不菲。

■现在

大型社区医院即将开诊

岛上居民看病不便,再加上随着岛上人口老龄化,每年十几万的游客量,长期靠“化缘”来缓解医疗资源紧张不是办法,西海岸新区卫计局计划在岛上建设一个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年3月30日,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筹建基本完成。在建筑设施上,开始对老旧的门诊部施工改建,建设一个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在医护人员配备上,经报名、选拔后,周兆敬等5位医护人员和1名财务人员来到岛上,进入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时工作点工作,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好后再搬进去。

进入6月,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筑工程即将完工,周兆敬的心情一天比一天高兴。只要是在灵山岛上,周兆敬每天都要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时办公地方走上几百米,前往正在改建的“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查看工程进度,建设和装饰的每一个细节。“盼着有好的医院,晚上坐在一块聊天时候,都说这个事。看着一天天建起来,俺也一天天高兴。”和万先生一样,在采访中,几位年老的村民笑着向记者吐露他们的心声。

■利好

居民可以免费使用互联网医院

“来到”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不只是周兆敬与他的同事,还有互联网医院上的专家们。周兆敬告诉记者,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是参照乡镇卫生院的级别,设置全科诊室,预防保健科、心电图、彩超室、化验室、放射科、门诊手术处置室、中西药房。拥有心电图机,彩超、数字化平板胃肠DR一体机、全自动血、生化、尿液检测仪、常温组合中药煎药包装一体机、中药熏蒸机(局部)、心电监护仪、心功能测试诊断仪、超短波电治疗仪(中频)等一批先进设备。这些硬件设备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常规检查,而且有些设备是最新一代的型号,功能先进性超过一般乡镇卫生院。更让周兆敬和同事高兴的是,今年年初,西海岸新区牵头与微医乌镇互联网医院合作,全区乡镇卫生院接入乌镇互联网平台。合作中,乌镇互联网医院在西海岸新区设置的一个扶贫项目落在了灵山岛上,岛上居民可以免费通过互联网医院,免费预约青大附院专家线上诊疗。

73岁的任先生,就是互联网医院的受益者。任先生患有痛风多年,年龄高,出岛方便,以前吃点秋水仙碱等药物能缓解,但最近又出现了足趾关节红肿,吃点海鲜就复发,疼痛难忍。5月中旬,任先生找到周兆敬,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周兆敬帮他联系上了青大附院痛风专病门诊李长贵教授。通过视频,李长贵教授为任先生做了诊断和指导,让他再做肾功、肝功、尿常规等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式。

“这些检查,在6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好后都可以在岛上做。等到这些结果做完,我们再帮老人预约李长贵教授的专家号,把检测结果传过去,老人不花钱,也不用出岛就可以看完病了。”周兆敬告诉记者。

■未来

还要在岛上开展“医养结合”

医护人员、互联网医院和检查设备配备到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缺医”的问题,而“少药”的问题也在一步步解决。周兆敬告诉记者,岛上配备的基本药物现在已达到300多种,如果居民有其他的用药需求,医护人员还会帮助他们从岛外代购。在采访中,记者就遇到几位腰腿疼痛的居民,原来在岛上买不到的药物现在轻松拿到。岛上网络信号有时不好,拿完药不能即时刷卡报销,有些居民直接将医保卡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医护人员代为保管。

在灵山岛,年轻一代人逐渐走出海岛,岛上人口中老年人居多,而其中又有不少患有慢病。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医疗需求旺盛。周兆敬告诉记者,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好后,下一步岛上还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让岛上老年人也能像岛外的老年人一样,享受“医养结合”带来的便利,届时,互联网医院也可以在满足老年人养老医疗需求上提供很大的帮助。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军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光影]
  • 上一篇:公交车厢办起“夜青岛”影展 413路主题公交上路
  • 下一篇:中考成绩报告单首次向高中延伸 方便个性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