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宁夏新闻

【网络媒体走转改】老巷子:一张靓丽的隆德“新名片”

时间:2017-04-02

  有人说,老巷子是城市的鱼尾纹,脉络分明地记述着历史。2月15日,记者来到被誉为宁夏最美老巷子的隆德县红崖村,感受了一把冬日老巷子的别样风情。不太新的房屋,不太平的砖墙,不太宽的小道,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沧桑中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虽然春节刚过,天气依然寒冷,可来老巷子里的游人还是不少!“我们久居城市感觉离乡土越来越远,都市的喧闹、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压抑令人身心疲惫,就想寻找一个地方,远离城市,安安静静地呼吸新鲜空气,老巷子就带给了我们这样的体验。”专门来老巷子看风景的银川市民赵女士感慨地说。这次,她和她的先生专程自驾来隆德,就是想体验一下老巷子的风情。“您看看,我这照片拍得怎么样?”赵女士一边说着自己的感受,一边给记者展示老公给她拍的照片。

  近年来,红崖村老巷子已成为隆德旅游的一张别样名片,不少游客专程到这里感受沧桑,寻找乡愁。在老巷子,那些沐浴着时代风雨的老树、古钟、枯井雕刻着岁月的年轮,拴马槽、红灯笼、戏台构成了一幅优美的乡野画卷,打上隆德这座城市独特的印记。

  据隆德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东海介绍,历史上的红崖村为兵家争夺之地,发生在隆德境内的战役不计其数,其中重大的战事有宋金争夺德顺之战、成吉思汗拔德顺、李自成攻占隆德城等,都在红崖村安营扎寨,指挥战事,成为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长征途中,红一、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高级将领等历史名人曾与红崖村结下不解之缘,红二十五军先遣团宿营在红崖村,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为该村留下了鲜明的红色革命文化印记。

  为进一步挖掘特色优势资源,促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从2010年起,隆德县委、政府进一步实施“文化旅游兴县”方略,采取政府引导、部门建设、客商配合、共同打造这条百年老巷,保护历史文化村落。在保护性开发利用过程中,该县整合文化旅游、城乡建设、林业、水利、交通等资源优势,以及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文明村镇建设等项目资金,保持古村落的原始特征和建筑风格,注入水、电、路和通讯的基础设施,整修面积1万平方米,砖石铺砌景观道路1000米,电视、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条件一应俱全,还在巷尾修葺了红二十五军先遣团党委会议旧址,并平整出一块红军小广场。老巷子成了游人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观田园风光、赏民间文化、听红军故事、看民俗风情表演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

  冬天的老巷子,显得比平时更加的安静,记者发现,很多居民家的大门都是“铁将军”把门。一打听,才知道很多居民入冬后搬到县城里去住了。近几年,通过旅游带动,生活在老巷子里的村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不再务农,靠卖剪纸、写书法等手艺吃饭,很多居民还开起了农家乐。由于土地流转、拆迁征地等原因,村里所剩耕地不多。再加上红崖村附近有多所学校,为了孩子读书,一些外地人在此租房居住,这也成为村民近些年的又一收入来源。如今,很多村民在县城买了房,冬天在城里的家享受温暖,夏天再回到这里做生意,搞旅游。

  在老巷子,记者看到了一面土墙上的木板上雕刻着这样一句时尚而充满深情的话:“我在老巷子等你… I wait for you in old lanes”。这也是很多游客最喜欢拍照留影的地方。今天老巷子期待着南来北往的人来做客,共同追寻那古老的往事。(宁夏新闻网记者杨洲 蒋萍 葛龙 石卿 徐静 胡俊 姜盼 实习生 刘楠)

  • 上一篇:京藏高速发生交通事故 许尔锋现场组织救援受伤群众
  • 下一篇:2016年宁夏授权发明专利560件 增长率居全国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