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新闻

考生如何克服考前过度焦虑

时间:2017-06-02

随着高考中考倒计时的逐渐临近,很多学生会出现焦躁、失眠、身体疲乏、高度紧张,在考试过程中则会出现手心出汗、手脚发抖、大脑空白等现象,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考前过度焦虑症状。这段时间如何做好学生的考前心理辅导,缓解迎考压力则显得至关重要。

内蒙古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孙雅智表示,很多考生每每想到即将到来的高考中考,心就会剧烈地跳动,同时还会觉得身体不舒服,思绪烦扰,注意力难以集中。考生考前产生焦虑、紧张是一种正常现象,适度焦虑可以令人精神集中,不受外界干扰。但是倘若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听课和复习,还会妨碍考试时的发挥。要克服以上症状,不妨尝试以下几点:

1、增加运动:每天抽一定的时间做一些有氧运动,这是缓解过度焦虑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运动能使人体内有益的神经递质分泌增多,这些神经递质能缓解过度焦虑,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

2、学会自我放松: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放松训练是应对过度焦虑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当人体处于过度焦虑状态时,通常会出现呼吸变浅、变快、肌肉紧绷、脑子一片空白等现象,因此,腹式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引导性想象等放松训练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经常被应用。

3、合理增加营养: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是相互影响的,健康的体魄可以有效地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比如焦虑情绪。适当补充一些优质的蛋白质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为孩子补充一些天然营养品鸡精,每天一瓶,能有效地缓解疲劳,同时降低人体内引起紧张的相关物质——皮质醇的浓度,改善过度焦虑,缓解压力。

4、心理暗示:对于考试的过度焦虑和紧张,教会学生运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尽量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起到缓解心理焦虑的作用。比如“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只要正常发挥就行。我这一次一定可以!”而不要对自己说:“我不要紧张,我不能紧张”。后者就是消极暗示。

孙雅智还强调,考生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疏导正常范围之外的紧张情绪,但在选择减压方式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状况,切不可盲目跟风而违背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导致考前情绪不稳。

  • 上一篇:孕育“和美”基因 凸显“和美”内涵
  • 下一篇:打造“平安首府” 护佑百姓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