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信报调查】云南在建水电站截流两天后溃堤?续:网友质疑人工模拟产卵难消除不利影响

时间:2017-11-30

网友评论不缺电没必要建小电站

  信息日报客户端消息 记者李志强报道:近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回龙山水电站完成截流才两天就主动破堰泄洪事件,引来外界连串猜测和质疑:挡不住洪水是质量有问题?违规建设?选址不合理?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该电站是否对鱼类洄游造成破坏性影响。

  项目对洄游鱼类造成毁灭性打击?

  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发表观点,直指回龙山水电站“违规上马”,建于自然保护区,“将对澜沧江流域洄游鱼类造成毁灭性打击。”此观点一出,旋即引来网民围观和议论,纷纷指责当地政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搞建设。

  根据百度词条解释,洄游是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些鱼类的主动、定期、定向、集群、具有种的特点的水平移动。洄游也是一种周期性运动,随着鱼类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推移,每年重复进行。通过洄游,更换各生活时期的生活水域,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对生活条件的需要,顺利完成生活史中各重要生命活动。洄游的距离随种类而异,为了寻找适宜的外界条件和特定的产卵场所,有的种类要远游几千公里的距离。

  罗梭江是澜沧江的一条主要支流,在勐腊县象明乡的一段叫小黑江。回龙山水电站位于小黑江与曼赛河汇合的速底村上游河段。

  网民指出,回龙山水电站所处位置,正是鱼类洄游产卵区域,在此建水电站,破坏了洄游鱼类生存环境,此举是鸠占鹊巢。

  人工模拟产卵难消除不利影响

  对此,勐腊县政府有关人士曾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小黑江回龙山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的要求,水电站建设需落实下泄生态流量保证、鱼类栖息地保护、渔政管理、鱼类增殖放流站建设、集运鱼过坝设施建设、人工模拟产卵场等措施,这些措施都在落实之中。

  人工模拟产卵场所能否达到“以假乱真”还原生态的效果?对此,很多网友持怀疑态度。有网友就指出,或许人工模拟只能弥补工程建设对鱼类产卵及其繁殖带来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修复流域水生生物生态多样性,并不能完全消除不利影响。

  从当地政府的回应来看,回龙山水电站项目在规划时,是考虑到了对洄游鱼类产生的不利影响,由此可见,该项目对生态的影响,是早就预见到了的,但为什么还要建?另外,不少网友在评论中提到:云南并不缺电却搞小电站?

  那么,不禁要问,既然对鱼类有影响,又不缺电,为什么要建这样的小电站?

西双版纳州州委宣传部:采访项目施工方回应

  11月29日下午,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联系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州委宣传部,将采访提纲发给对方,至记者发稿前,对方未对上述等问题进行回复,30日上午,有关工作人员给记者回电,但并未直接回复,而是将“烫手山芋”丢给了工程施工方,称已协调安排回龙山水电站项目施工方相关人员回应采访。随后,给了记者一个电话,称可拨打其电话进行采访。

  • 上一篇:【世界赣商大会之"大会看大咖"】专访赣商胡海卿:匠心筑就好品质 ――“实赣派”开启赣南脐橙品牌化之路
  • 下一篇:唐晓鸣同志出任江西省路政总队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