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进村“赶考”

时间:2019-09-18

廖海峰 本报记者 梁 健

梅江之上,百舸争流。伴着江水的深层律动,“家访”恰似暖流有声,正引领宁都干部俯下身、沉下心,诚心诚意听民声、解民忧。

仲秋时节,行走于这片红土地上,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家访带来的热度更是扑面而来:党员干部进农家、讲政策、听意见、解难题……这份考卷,在田间地头,在农家小院,更在群众心间。虽然考题各异,但评判标准只有一条:群众满意不满意。

进村“赶考”,气象日新。从今年4月起,宁都县深化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广大帮扶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开展“一讲二问三帮”活动,即宣讲政策、问家庭情况、问意见诉求、帮落实政策、帮解决困难、帮化解矛盾,以作风的大转变促进工作效能的大提升,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听民声、访民情,带着“作业”进村

为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基础,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宁都县决定在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中实施“家访制”。要求广大结对帮扶干部沉下心,带着感情进村入户,真心实意与群众沟通交流。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以“贫困户重点访、非贫困户普遍访”为路径,对全县农户开展家访。

近日,夜幕降临,黄陂镇高田村安静下来,江西警察学院宣传处副处长、驻村第一书记曾昭优直奔村民曾垂辉家。“曾书记,来了啊!”迎面而来的村民,个个热情地打招呼。

曾垂辉的家就在山脚下,看到大门敞着,曾昭优顺道就往里拐。“入户道建设还要加速,村民出行不便”“村里有不少建筑垃圾要尽早清理”……曾垂辉畅所欲言,曾昭优的民情日记写了满满十多页。

精准扶贫,首先民情民需要摸实。全县6400多名帮扶干部打起背包进村“赶考”,以村为单位,划片包干、责任到人,深入细致开展家访,切实把情况摸清摸实。

“刚开始,不少群众以为是走过场,客客气气,不愿交流。”曾昭优介绍,“把群众当亲人,俯下身子进农家,和村民融到一起,大伙逐渐打开了‘话匣子’,还融洽了感情。”

重心下移,到群众中去,推动家访在农户中全覆盖。离高田村十几公里的大湖村,78岁的村民温兴标说起家访,连连叫好:“干部经常和我同坐一张板凳,心贴得更近了,有啥说啥。”

让群众敞开心扉,才能听到真话、掌握实情。截至目前,全县党员干部家访群众14.5万余户,共收集社情民意6800多条。

集民意、解民忧,交出优异“答卷”

这段时间,宁都县审计局帮扶干部李红红每天都要到固村镇湖坊村西茅组通组公路建设工地走走,看一看工程进度。

以前,西茅组村民因为还没有通组公路,意见比较大。李红红通过走访村民,了解情况后,当即承诺:马上立项,三个月后开工建设,并留下联系电话请村民监督。

“村民的意见,就是村民出的考卷,我必须答好。”李红红说到做到。立项、招标、施工……她像上紧了的发条,全力推进项目。

“这个干部有魄力,真心实意帮助我们解难题。”村民黄根保由衷地称赞。刚开始大家以为她在作秀,但看着这条水泥公路正向大山深处延伸,村民的疑虑逐渐消散。

谁家访,谁负责。该县把解决问题贯穿“家访制”实施过程始终,畅通问题解决渠道。对现场能解决的问题,当场给予明确答复;对一些较难处理的重点、难点问题,由县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分类办理、函告结果;对暂时解决不了的,由家访干部向群众说明情况,并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疏导工作。

干部带着深情下去,及时为百姓排忧解难。黄陂镇大湖村村民谢观音妻子被毒蛇咬了,帮扶干部曾建华第一时间把她送到医院救治;固村镇王坊村刘桥生发生车祸,帮扶干部郭能组织全体干部捐款……在宁都,百姓关心的急事、难事,正一件件得到解决。

“当年,苏区干部与人民群众一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今天,虽然经济条件改善了,我们干部更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宁都县委书记邱建军说。

家访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集民意、纳民智,拓宽了解决问题的路径,更激活了发展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县一大批民生项目顺利推进,蔬菜、黄鸡等十大富民产业蓬勃发展,群众满意率高达98%。

在传承中创新,干部考出真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帮扶干部共为群众谋划特色农业产业致富项目4568个,对4万多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解决产业发展资金6200多万元,调处矛盾纠纷1685个,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 上一篇:待到漫山橙熟时
  • 下一篇:课后服务未批先收费引起家长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