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宜春做强“心”动力

时间:2018-09-13

本报记者 邹海斌

“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擘画区域发展新格局,在赣鄱大地激起春潮。宜春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加快建设宜春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区域整合和同城化步伐”的部署,奋力书写合格的“宜春答卷”。

8月16日,宜春市委召开四届五次全会,深刻领会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方针,明确“六大突破、三大提升”重点任务,准确理解、吃透省委全会精神。

“三个中心,一个基地”,是宜春市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宜春中心城区的重要抓手,即打造成赣西地区的文体教育中心、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医疗健康养生中心,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医药器械等先进制造业基地。

宜春市聚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着力构建“五组团、双十字、一环城”的宜春中心城市格局,做强“心”动力,不断提升宜春发展的凝聚力、带动力和辐射力。

“五组团”即宜阳新区组团、袁州古城组团、明月山景区组团、教体新区组团、宜万经济走廊组团;“双十字”即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宜井遂高速)、快速铁路(沪昆高铁、武宜深高铁)双十字立体交通网络;“一环城”即建成约80公里的绕宜春城高速公路。

宜春市委、市政府和袁州区、宜阳新区、宜春经开区、明月山风景区同向发力,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干事创业,奋力做大宜春中心城区,做强市本级,加快建设宜春区域中心城市。

教体新区、宜万经济走廊,是拓展宜春城市空间的两大重要组团。宜春市教体新区首期18.7平方公里,袁州区湖田镇只用18天就完成了征地签约,创造了“湖田速度”。镇党委书记彭绍平说:“我们的党员干部铆足了干劲,起早摸黑做群众工作,以只争朝夕的气魄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倒逼教体新区建设。”目前,该镇棚改拆迁已签约5627套、62.83万平方米,已拆房屋3044套、36.35万平方米。

宜春市教体新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邹进勇告诉记者,教体新区建设已全面铺开,宜春学院新校区和宜春职院、宜春幼专整体搬迁,共享中心、体育中心、路网工程、湖田河景观工程等7个项目将于本月集中开工。

区域整合,组团式发展。袁州古城组团,该拆的拆,该保护的保护,该开发的开发,全方位推进古城文化复兴,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的核心承载区、商业核心区。

明月山景区组团,宋城・明月千古情等各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大健康产业蓄势待发。宜阳新区组团也是风生水起。记者在宜阳新区大数据产业园看到,这里已进驻大数据企业数十家,云数据中心等项目快速推进。

宜春市以宜万同城快速通道为纽带,建设宜万经济走廊组团,规划布局金融、先进制造业、物流等特色小镇,发展“生态+大健康”产业,促进宜春中心城区与万载县产业融合、经济互动,提升和拓展宜春中心城区发展空间,辐射带动上高、宜丰、铜鼓等地发展。

宜春南北向交通条件薄弱,只有一条宜万铜高速公路。为补齐南北向交通短板,市委、市政府着力构建“双十字、一绕城”的综合交通网络,正努力推进武宜深高铁、铜鼓至湖北通城高速公路和宜春绕城高速公路项目,为建设宜春区域中心城市开辟新通道。

“省委给我们宜春的任务和担子更重了。我们正按照省委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和规划,精心策划项目,推动各类项目审批和落地。”市发改委总经济师龚良明说。

聚焦区域整合,聚力产业升级,宜春重点建设 “三群、两谷、一带”工程,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以高安、丰城、奉新、上高、万载、宜丰为重点,建设“建材产业集群”;以中心城区、丰樟高、靖安等地为重点,建设“机械电子产业集群”;以奉新、上高为重点,建设“纺织鞋革产业集群”。

依托“亚洲锂都”品牌,以宜春经开区和袁州机电产业基地为重点,建设“亚洲锂谷”;依托“中国药都”品牌,以樟树和袁州医药为重点,建设“中国药谷”。依托宜春生态绿色农产品优势和320国道、昌铜高速,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带”。

加快建设宜春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区域整合和同城化步伐,宜春市变压力为动力,雷厉风行快干事,精益求精干成事,奋力开创新时代宜春改革发展新局面。

  • 上一篇:儒乐湖新城建设特色鲜明
  • 下一篇:突发!吉安市税务局副局长坠楼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