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自办工厂 带动村民增收 学艺传艺加工扇子很畅销

时间:2018-07-23

中国江西网讯(刘 宏 本报记者 邹晓华 实习生 梁梦娇)一把小小的“仕女扇”有近40道制作工序。

陈兆之,乐安县南村乡前团村一名身有残疾的村民。20多年来,他身残志坚,把扇子制成工艺品,远销日本、韩国、印尼等国,年产值500多万元,带动周边众多村民就业。

1981年高中毕业后,陈兆之在一纺织器材厂当业务员,常走南闯北。一次,他在浙江萧山出差,有缘接触到香木扇制作工艺。他灵机一动:家乡木材资源丰富,何不回家办香木扇加工厂呢?回家后,他辞掉工作,赴浙江萧山拜师学艺。

学好手艺后,陈兆之遇到新难题――资金不足。为筹资金,他在当地信用社贷款3000元。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下,陈兆之办起了香木扇加工厂。几年下来,生意越做越大,成了村里少有的万元户。

然而,在1996年3月,陈兆之锯木头时,由于操作不慎,左手拇指掉了一半,食指、中指及手掌受伤。“那时,我很沮丧。”陈兆之说,受伤后,工厂陷入停产的境地。

是退缩、是坚持,还是另辟致富途径?最后,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决定通过招收学徒工,口授制作技术。一年后,香木扇加工厂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2001下半年,陈兆之萌发了新想法――从香木向竹子转型,制作以“仕女扇”为主打产品的竹制工艺品。

“我去外地学了几个月,还考察了当地的竹林资源。”陈兆之说,为找到合适种植竹子的基地,几乎跑遍了当地山区。后来,他看中家乡后面山地,向村民租下来,通过“企业+基地”模式,种了几千亩毛竹。目前,陈兆之的加工厂每年需用毛竹3万根,产品从单一的“仕女扇”拓展到竹筷、麻将席等竹制品,每年出口“仕女扇”500万把,创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销量最大记录。

同时,陈兆之没有忘记其他村民和贫困残疾人。一方面,他的加工厂安置了100多人务工,其中残疾人20多人。另一方面,发展外包加工,在部分带动100多人灵活就业增收。

2016年,陈兆之的“仕女扇”加工厂被有关部门命名为“阳光助残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和“就业扶贫车间”。在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暨江西・抚州首届“创领美好”创业大赛选拔赛中,他的“仕女扇”项目获全市专项组第三名。他本人先后被评为“抚州市残疾人创业能人”“抚州市百名优秀乡土科技人才”。

  • 上一篇:多种种养 成为创业标兵
  • 下一篇:花海经济热 美丽江西“花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