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南新闻

张家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送大鲵及鱼类回大自然

时间:2018-04-27

为大鲵注入芯片,以便以后跟踪监测其生长、迁徙等情况。

一条条大鲵、一袋袋鱼种倒入清澈的河水中,只见成群的鱼儿欢快地冲进水里,享受着自然的乐趣。

为志愿者代表颁发聘书。

红网时刻张家界4月27日讯(记者 廖秋萍)4月27日,在风景秀美的张家界市永定区已拆除的原葫芦水电站所在水域,58尾大鲵以及2万尾其他鱼类欢快地游向清澈的水中,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当日,张家界市人民政府与省畜牧水产局共同举行水域生态修复大鲵及鱼类增殖放流活动,这既是张家界市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需要,也是张家界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大鲵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举措。

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恢复野生大鲵资源,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放流现场,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把一条条大鲵、一袋袋鱼种倒入清澈的河水中,只见成群的鱼儿欢快地冲进水里,享受着自然的乐趣。

“今后我会多向身边的亲友、群众宣传这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有好的保护水资源、爱护水生态的环保意识,让绿水青山常在。”志愿者张先生说道。为保护环境,保护珍稀大鲵资源,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招募了许多大鲵保护志愿者。

一直以来,张家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环境整治“6+1”行动计划,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全面清理整改涉大鲵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取缔采砂场29个,拆除葫芦等水电站12个,限期整改犀牛潭等水电站48个,实施了增殖放流等一系列生态补偿措施。

张家界将在全市所有涉大鲵自然保护区水电站水域,全面实施增殖放流活动,预计共放流大鲵7500尾,其他鱼类205万尾。

  • 上一篇:永定区委常委会召开2018年第13次会议
  • 下一篇:展工匠精神 述劳模风采|李宏志:情系沃土 以所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