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南新闻

驻村干部的初心丨胡耀峰:穷山沟里养“金蛙”奏响产业“富民曲”

时间:2019-08-23

编者按:“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湖南一大批驻村干部心系百姓,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用绣花功夫抓脱贫攻坚。红网时刻7月21日起开设“驻村干部的初心”专栏,聚焦优秀驻村工作队、优秀驻村干部,展现他们在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

????_20190822204415.jpg

衡南县近尾洲镇朱雅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胡耀峰正在贫困户家中走访。

????_20190822204420.jpg

胡耀峰召开座谈会倾听贫困户诉求。

红网时刻记者 石珊 通讯员 张奇平 邹高峰 衡阳报道

为了让朱雅村13公里村道不再泥泞,他四处“化缘”;为了让村民持续增收,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金蛙”跳出穷山沟;新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全民健身广场,安装路灯、增设农家书屋……

朱雅村位于衡南县的西南部,属典型的紫色页岩偏远山区。2013年,该村人均收入1100多元,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

2017年3月,衡南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中层干部胡耀峰主动请缨参与扶贫工作,成为衡南县近尾洲镇朱雅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让他这个“外来人”被村里当成了自家人!

800多天的坚守,“外来人”成了自家人

“当时,妻子已怀二宝6个多月,需要在身边陪护照顾。”胡耀峰说,他作为退役军人,想在脱贫攻坚战中尽绵薄之力。

2017年3月下旬,胡耀峰来到朱雅村。驻村的第一天,他便与队员们深入村民家中,挨家挨户与全村村民宣讲脱贫攻坚政策,面对面谈心交心。坚持与村民同吃、同住、同作息,每天早上天不亮就与队员们开始走访,经常顶风冒雨在田间地头边帮村民干着农活边谈心。

他们花了半年的时间把朱雅村29个组全走了个遍,摸透了每一户家底,大到房屋概况、身体情况、思想状况,细到家具家电、塘坝田头、一鸡一鸭,一年能挣多少钱。经过三次反复细致核实,核准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28人,弄清了47户贫困户的致贫“根子”,为制定脱贫规划和因贫施策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如果不是脱贫攻坚这根线牵着,也许我一辈子也不会来这里。而如今,朱雅却成为我魂牵梦绕、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他从一位“外来人”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朱雅人。只要他一进村,无论是在路边晒谷子的大姐,或是赶着牛路过的老人,甚至刚放学回家的小孩,都会热情地与他打招呼,村民心中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在朱雅村驻村扶贫的日子里,最大的困难不是没水没电,而是长期驻村工作,甚至经常周末也不能回家,对家里的照顾少之又少。

2017年7月,胡耀峰的妻子生产,他仅仅回家陪了妻子一天,看了看孩子便说村里有工作要做提脚便走,妻子望着他邋遢苍老的背影又是心疼又是责怪,一时委屈得话都说不出,只是不断地哽咽抽泣。听到妻子的抽泣、孩儿的呓语,这位七尺男儿竟无言以对,只是回头抱着妻子和孩子说,“村里确实走不开,等我忙完这阵就回……”可这一忙就是两年,这一等就是700多个日日夜夜!

奏响产业“富民曲”,穷山沟里养“金蛙”

“我们村位于近尾洲镇联合水库的下游,水源充沛,水质清澈,村里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十分适合发展青蛙等特种养殖业。”胡耀峰说,脱贫攻坚的关键,重点在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2017年底,村里打消村民养殖黑斑蛙的顾虑,正式启动黑斑蛙养殖项目,成立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决定流转土地修建养蛙池。

贫困户陈小云前几年与同村的几个年轻人在衡阳从事装修行业。他看到村里发展黑斑蛙养殖,来势很好,想返回家乡,创建或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黑斑蛙产业增收致富。但搞黑斑蛙养殖,前期投入比较大,要修建养殖池,安装防鸟网,添置防鼠、防蛇设备,加之购买种苗,大约投入30多万元。

“几个合伙人东挪西借20多万元外,尚有缺口10多万元。多亏了村里胡书记帮我申请扶贫小额贷款,联系后盾帮扶单位衡南工业集中区提供配套设施建设资金,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陈小云说。

近两年来,该村共有13户贫困家庭,参与到朱雅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事养殖业。养殖户除自身解决场地设施外,村里还提供技术培训、小额贷款、养殖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联系销路等服务,为养殖户保驾护航。

据统计,去年,朱雅村共销售成品蛙1.2万公斤,主要销往衡阳、邵阳餐饮市场,销售收入达60多万元,是整个衡阳地区黑斑蛙养殖效益最好的村。“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村里养殖大户对外销售黑斑蛙卵。仅仅半个多月时间,就销售蛙卵300万尾,销售收入达15万元。”

胡耀峰说,今年全村计划新增流转土地50亩,发展黑斑蛙养殖,年产成品蛙2.5万公斤,年销售收入突破120万元。“村支两委计划将合作社纳入村集体经济项目,投入资金入股分红,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增收5万元以上。”

胡耀峰还利用荒废的农田兴建20多亩的养鱼基地,鼓励农民参与养殖,投放草鱼、雄鱼、工程鲫数万条,年收入达五万多元。对养羊养鸡养鸭的贫困户实行产业奖补,年内有7户拿到奖补金万余元。成立3家合作社,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或劳力入股,2018年每户分红上千元。在胡耀峰的带领下两年不到全村就有23户74人脱贫,人均增收3000多元。

两年来,朱雅村在胡耀峰带领的驻村帮扶队的帮助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环境一天天变美,村民一天天变富强。他改变的不仅是村貌,更改变了民情,原来靠天等吃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扭转,大家都变成劳动能手,以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成为村民更多的谈资;从前大家每天说的东家长西家短不见了,现在每天讨论哪里有活儿干;从前大家每天说的谁谁谁打牌赢了输了不见了,现在每天讨论谁家的猪又下仔了……

  • 上一篇:永州市禁毒工作督导组到蓝山督导禁毒暨示范创建工作
  • 下一篇:视频|隆回:“熊孩子”玩手铐被铐 消防五分钟速解手铐